對這一場迅猛的乾旱,姜穠無能為力,她空有一身後世農業領域的榮耀,滿腦子的先進農業知識,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田地乾旱問題,姜穠隨便一捋一扒拉,就能找出好些個解決辦法來:培育種植耐旱糧種,人工降雨,抽水灌溉,甚至使農作物脫離對土地和自然環境的依賴,轉移到工廠流水線上去生產糧食菜蔬。
如若是在以前,這些她全都能做到!即便是現在,雖受限於經濟物質等條件,她也還能做到一小部分。
可是這些個解決辦法,在乾旱突然來臨時,都救不了急。建造水力灌溉工具筒車,在諸多針對乾旱問題的解決辦法中,是當下最容易、也是最快能達到的了。
然而,姜穠做過在此地此時建造筒車的可行性分析後,發現即便這是其中最容易且最快速的辦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實施完成,救不了地里受旱的小麥。
溫寧村地處玉皇山山腳,為丘陵緩坡地形,墾出的田地為梯田,用筒車汲水灌溉,理論上可行。
然而,北方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因而田地大多數都是旱田,與南方絕多水田種水稻不同,除非大地主、朝廷權貴家,一般小農民在最初墾田時,都不太會注意引水渠的修建。溫寧村也是一樣,且因村民是逃荒至此,當初墾荒時要更加急切,哪來得及去做許多規劃?
溫寧村的田地雖能稱‘梯田’,卻層疊排列不規則,田地還有不小的坡度,實則更像是‘坡田’。引水漫灌都行不通,同一塊田裡地勢高的一側旱死了,地勢低的一側澇死了。
況且,溫寧村的田地根本沒挖引水渠,就連挖渠的可能,都被胡亂排列的梯田堵死了!
不過真要挖的話,費點大功夫倒也能挖出來,畢竟鄭國渠、大運河這些工程,也都是人力挖出來了的。
但挖水渠耗費太大,而且建造的筒車沒有十幾二十個,根本沒法汲取足量的水來緩解乾旱,挖引水渠造筒車,僅憑人力來做的話,時間和人力成本都太高了。
不划算是一回事,而且一兩日完不了工,救不了眼下之急!
繼種植黃豆初戰失利後,姜穠再次在救旱這事上,慘遭滑鐵盧!
不過這也不是姜穠沒用,實在是物質條件不給力。
若把一個呼風喚雨的網絡高手,放到古代農耕社會,他必然無計可施。姜穠面對的情況還要好些,上下幾千年歷史里,農業都貫穿其中,她又是根正苗紅的農學博士,雖然偏科但本科時才學的農業史,還是能記得的。
給她些時間和空間,總能有所施展,眼下卻是做不了‘救火俠’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