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雙五又答應了三家來換麥種。結果回到家時,正好聽見周翠娘在答應其他人家換麥種,這才覺出問題來。
姜雙五問得有些忐忑,“翠娘啊,我已經答應了六家,到時收割了與他們換麥種,嗯,要換出去五百斤麥子……”
周翠娘眼睛一瞪!“你怎麼沒與我說呢?!我都答應八家了,到時得換出去八百斤麥子啊!加起來不就有一千三百斤了?
還有幾家素來處的好的,都是想著關係親近不必提前說,到時直接過來換麥種就是了,那我們也是要給預留著的啊!”
像是楊家、沈家和葛家,這三家是肯定要給預留著的。就算三百斤吧,這就是一千六百斤了,自家還要留兩百來斤麥種吧?
“這怕是要不夠啊!你說你怎麼不和我說呢?”周翠娘一時急得直拍腿。
“昨天答應了兩家,今天答應了三家,昨晚忘和你說了,今天還沒來得及……”姜雙五是實話實說,可話音卻越來越低。
周翠娘無法了:“你說現在怎麼辦才好?你都已經答應人家,也不能反悔啊。交好的幾家的份兒,也不能不預留啊。
難不成要自家不留麥種,反而去用從別家換回來的次等麥子做種?”
姜雙五侷促站著,顯然一樣沒有辦法。
此時姜穠在一旁聲音飄忽道:“足夠了。麥子灌漿已畢,產量幾乎已經落定,施了底肥的畝收估計五百斤,沒施底肥的畝收大約四百斤。自家留種後,即使村里所有人家都來換種,也足夠了。”
不怪姜穠聲音飄忽,是她自己都覺不可思議。
她所在二十二世紀
的小麥畝產量參考意義不大,那就按沈甜所在時代的小麥畝產量來看:小麥正常畝產五百至九百斤。
而古代封建中後期,小麥畝產在兩百至四百斤。所以,今年她家小麥的畝產,已經接近二十一世紀初的小麥畝產了。
姜家逃荒到溫寧村的第二年,小麥畝收只有一百斤出頭。後來逐年變好,可也是在兩百多至三百多斤之間徘徊。
雖然是明顯感覺今年麥子的收成,大概會是這些年以來最多最好的,但也一直沒敢想會有四百斤、五百斤啊!
直想著今年麥子收成,會比以往幾年都好,至於究竟會好多少,竟然也沒敢想,反正到時收割回來後就知道了。
今天遇到好多人家提前預定換麥種,卻可能不夠的事情,這才來估算今年麥子的收成。
現在女兒這樣一說,姜雙五和周翠娘再大膽的一估算,竟覺得或許真能收上來……三千多斤麥子!天呀,還是三千六七百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