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寶別和他們玩。”
實際上,嚴家這個八歲的兒子嚴寶,夫妻倆本來就將他看得很緊。
平時嚴嬸走到哪,都是將嚴寶帶到哪,眼睛一刻都不錯開,生怕磕碰到哪了,或被誰欺負了。
所以別說和姜夏兩家的孩子玩耍了,就是和村里其他家小孩子,也沒一起玩耍過。
嚴寶一旦出了門,從來都是怯懦地跟在嚴嬸身後,還能跟誰家孩子一起玩耍呢。
溫寧村的小孩子並不多,且還有年齡斷層。姜穠夏五斤他們一起的幾個,就是村里最大的那一批孩子了,是從逃荒里活下來的。
還有一批是定居溫寧村後才出生的小孩子,這一批里最大的也就五歲多。
嚴寶應該算在姜穠他們那一批大孩子裡頭,但他從來都跟在他阿娘身後,嚴嬸不放心、他自己也不敢和村里小孩子玩在一起,所以他便成了獨一個。
今年滿七歲的沈甜,她是齊四娘在逃荒時懷上的孩子,到溫寧村後才生下她來。然後,齊四娘才嫁給了沈雙二。
沈甜屬於大小兩批孩子,哪批都不屬於的那一個,不過她混進了姜穠他們這一批大孩子裡頭,也有了小夥伴。
嚴寶是否和姜穠夏五斤一起玩耍,和不和他們說話,兩人都不在意。
並且夏五斤還很希望一直這樣,不然萬一嚴寶撞到他面前來了,還要費力去料理他,麻煩!
溫寧村里,與姜家積怨甚深的嚴家,默默的認了慫
,不敢招惹姜夏兩家了。
村里其他人家,都承著姜夏兩家的人情,並且以後還要一直仰仗兩家,為他們在袁屋雜貨之間搭著橋,更不會去得罪他們了。
這大概就應了那兩句話:
你自強大,朋友自來。
你自強大,敵人自退。
姜夏兩家過得好了,自沒人再忽略夏家孤兒寡母,再對夏五斤冷嘲熱諷,反而是要討好兩家。
葛貢士這個村長,也很高興姜夏兩家幫助村里人渡過了眼前難關,並且還教給了他們日後自渡難關的手藝。
雖然葛家不必討好姜夏兩家,不過葛蕤身為村長,還是感激兩家的。
尤其是,三伏天裡時,姜穠教開始村民們漚制綠肥。
等施了底肥翻耕之後,在秋播之前,姜穠又開始教村民們自製預防病害的拌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