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開糧倉!做飯吃!”
“開糧倉!做飯吃!”
“開糧倉!做飯吃!”
......
當天晚上,有姜雙五和葛圭章回村,請了狂士葛蕤葛貢士和姜夏兩家人,連夜趕往縣城。
幾人趕到縣城時,就已經是下半夜了,索性也就沒睡覺,叫上幾個主要領頭的小首領和葛圭章等人,坐在一起商量了一個通宵......
第二天午時正,太白縣縣衙,由棄大昭功名而去、歸隱田園
的天下士林中久負盛名的狂士葛蕤——夏簡戟之師主持,舉行了簡單的起義誓師典禮。
夏五斤由其師狂士葛蕤為其加冠,並取字‘簡戟’:簡為書寫之簡牘,戟為殺敵矛戟,取文武雙全之意。
隨後,夏簡戟推卻了名士葛蕤的稱王建議,道:
“解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時,方為夏某稱帝之日。如今尚且只踏出一步,不敢稱王享樂,待夏某能護佑天下之民於安穩之時,才敢稱帝以為國為民理政。
然,為便於稱頌,讓更多有志之士和苦難百姓投奔有處,夏某所率之軍可稱‘炎軍’:承五榖神農大帝炎帝神農氏之志,使天下之民可飽食五穀,使天下再無飢餓之腹!”
夏簡戟的話,贏得縣衙之前大街上的上萬壯丁,以及縣城老弱婦孺的齊聲喝彩!叫好聲久久不絕......
狂士葛蕤欣然點頭,對夏簡戟不救萬民於水火不敢稱王享樂的行為,引經據典好生稱頌一番。
這讓眾人更加覺得,夏首領果真是天命所歸之人,與史上諸多知名大帝和明君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至於‘炎軍’與鄴城的‘言軍’同音?狂士葛蕤覺得這不是問題。
‘言軍’只是因為鄴城軍的首領姓言,旁人才這樣稱呼的,‘言軍’自個兒可沒像他們這樣正式定下稱呼,還有人稱‘言軍’為‘鄴城軍’的呢。
總之,不耽擱他們這裡自稱‘炎軍’,而且這個同音稱謂,或許在有些時候,還能收到不錯奇效呢。
最後,夏簡戟攜手傳說中的‘神農血脈後人’妻子,“吾妻姜氏溫柔賢淑,勤勞善良,德行貴重,善耕種、善育良種,能娶其為妻,實乃夏某之幸。”
說完,看向身旁與他並肩而立的姜穠。
前前夜淚別的前去充軍的人,結果轉眼就成了造反的起義軍首領......
說實話,姜穠並不覺得多驚訝,昨晚她阿爹和葛圭章回村時說了這個消息時,她就生起了一種本該如此的感覺。
萬人注視之下,姜穠也絲毫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