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十二如今已過而立,離不惑之年也不遠了,但和他第一次來太白縣時的模樣相差並不大,可見保養得很好。
“......在下與夏首領打交道已久,對夏首領很是看好。何況我袁家本就在做糧食生意,天南海北的生意都做,太白縣這裡的生意自然也做得。”
葛蕤捋著一把青髯,笑容很溫和:“承蒙看重,老朽亦對夏首領這個徒兒信賴非常,他乃天命所歸之人,老朽信他定能成就一番大功績。”
“葛先生說得很對。”袁十二深以為然的樣子,又繼續說起正事來,“糧食的價格嘛,便以一升三十文錢來算,葛先生以為如何?”
三十文錢一升麥子的糧價,這還是在大旱之前,沒有改革賦役法之前的價格,後來是一漲再漲,尤其是在大旱時候,已經漲到一百文錢一升麥子,也有求無糧了。
如今三十文錢一升的麥子,運進太白縣來賣,基本就相當於白送給他們了。袁家沒有趁著戰亂發橫財,而是幾乎白送他們糧食,這說明他們是看好‘炎軍’的,這是在提前投資以求一個開國功臣的位子......
袁家是大昭首富,開闢的商道遍布大昭,運輸的商隊通行各地,就算如今世道混亂有所削減,實力卻依舊是數一數二的。能得袁家投資,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長安的袁家祖宅及城郊莊園,被西遷的大昭皇親所占,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袁家資助起義軍是情有可原。況且,如今天下大亂,大昭覆滅改朝換代幾乎已是必然的了,商人投機、資助起義軍,也是尋常之舉。
袁家必然不止資助了他們‘炎軍’,鄴城‘言軍’和宛陵‘米谷軍’,想必也是有資助的,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最後究竟是誰問鼎天下,就看各自的能耐了!
葛蕤:“袁家實在厚道,今日相幫之情‘炎軍’銘記於心,若來日......必定讓袁家的資助能物超所值。”
商人投機,自然就以利益相換,他代表‘炎軍’來此,言語客氣些代表了‘炎軍’的涵養,卻不必感恩戴德,畢竟‘炎軍’以後或許是能問鼎天下的,如今要端著合適的架子,要讓人敬畏著不能太隨便了。
袁十二自然也懂這些。袁家到底是商人,還能指望起義軍‘炎軍’——日後或許能問鼎最高的存在,就為了短期的糧食幫助,而對他們卑躬屈膝?那不可能的。便是現在果真太過‘禮賢下士’,他們也不敢受,受了的話,日後是禍不是福。
袁十二對太白縣的事情知道不少,有高產糧在,‘炎軍’缺糧只是一時的,挺過這個難關,明年夏收之後缺糧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若現在不幫,他們袁家再想投機也沒有機會了,這時候自然是要拿出真誠的態度來,才最划算。
“哈哈哈。”袁十二回以朗笑,兩人心照不宣。
“糧食的事就這樣說定了。關於進貢皇室鮮蘑這事,還得繼續進貢,如此一來也方便商隊運糧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