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是指導縣中農人秋播途中的小插曲罷了,姜穠每天都不停的忙於指導農人秋播,等農人們自家田地里的秋播終於忙完後,就要幫忙給‘炎軍’的田地播種了。
‘炎軍’的田地,就是夏簡戟交給姜穠支配,前縣官們和一個逃跑地主的位於縣郊共計上千畝的田地。
這些田地上原本就有佃農,燒制火糞,配製拌種劑並拌種,這些事原先的佃農就已經做了,之後的秋播佃農們本也能做完。
但姜穠想到縣中百姓要到明年夏天,田裡才能有收成,在此之前都還沒有糧食吃,應該要給他們些
事情做,如此就能供他們每天的飯食了——葛蕤也正是這樣想的。
於是姜穠便讓佃農們把地翻耕一遍,這樣比一般農人直接不翻耕要事多些,當縣中的自耕農已經忙完秋播後,這上千畝田還有一小半沒有翻耕完。
姜穠對‘高產三代’小麥的耐寒性能絕對自信,她也不急。
等葛蕤忙完事情,來看她這邊的秋播事宜時,她才把縣中來幫忙的老弱婦孺請來後,一日兩餐的供著,剛剛把田地翻耕完,終於開始播種了。
秋播完全做好時,秋分之後的寒露已過,離霜降沒剩下了幾天。
不過這沒關係,只是較一般秋分前後播種,晚播了差不多一個月罷了,沒多大關係。
太白縣的秋播完成後沒兩日,就傳來消息,夏簡戟帶著的‘炎軍’在打下郿縣和陳倉縣後,已經壯大到有三萬人了,如今兩萬‘炎軍’正陳兵陳倉,與南下劍南川地征抓壯丁的大昭朝廷府軍,對峙上了。
第76章
在姜穠與沈甜所在時空的歷史中,陳倉、雍城、寶雞和鳳翔等地名之間, 雖叫法不同, 約莫也是指的同一地域範圍, 不過隨著朝代的更迭, 具體指代地域上有細節上的不同。
而在這個歷史上的大昭這裡, 陳倉縣與她們認知中指代的地域,有重合也有不同。
鳳翔縣是鳳翔府的府治所在, 陳倉縣則是鳳翔府轄下一縣。
陳倉此地,依舊是‘川陝咽喉’,大散關就在陳倉縣內。
‘陳倉道-褒城-金牛道’這條道路,是關中和川蜀之地的交通要道, 雖然‘褒斜道-漢中-米倉道’、‘子午棧道-西鄉-荔枝道’也能出入川蜀與關中之間, 然則都不及前者直通川地成都府的常走。
畢竟,後兩條道已在蜀地地區了, 蜀地也多山脈,行軍穿行會有所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