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等到姜穠他們搬到府城去後,太白縣這裡實則已不算是‘炎軍’的老巢大本營了。
縣中靠著高產小麥和姜穠傳授的種田訣竅,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甚至還能給‘炎軍’一些糧食支持。
所以,其實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往太白縣運送糧食了,要運送的話也是運送到鳳翔府的其他縣。不過一旦袁家車隊進入鳳翔府,可以表面上將糧食運到太白縣,實際上運到其他縣去,這都是能靈活操作的。
既然溫寧村已經很熟悉栽培菇房蘑菇了——姜穠其實已將技術傳給僱傭來幫工的村民了,那就不必再麻煩,依舊由他們來做這事罷。
至於姜夏兩家的菇房,姜夏兩家栽種的段木香菇,以及栽培鮮蘑賣與袁家進貢皇室所得的銀錢,全都白給了溫寧村,他們一分不要。
發展這麼些年了,一年的進帳總共也約有個七八百兩銀子,這放在一年之前夏簡戟還未起義時,已經是一筆大錢了。
但放到如今,對於‘炎軍’來說連一根牛毛都算不上,根本不頂什麼用。
於是索性就全給了溫寧村的村民,也算是福澤鄉里了吧。
一年就算七百兩銀子吧,在姜穠他們六家搬走後,溫寧村里還剩下十七家人,按家戶和人頭分的話,每家每年就能多出來三四十兩銀子!
加上自家以前栽種段木香菇,每年能有的十來兩銀子上下進帳,不算田地收成,一家每年也能有五十來銀子了!
這樣的日子,真是再好不過的了!衣食無憂,還能存點銀錢以備萬一,日子會過得很富足的!
姜夏兩家的慷慨,讓溫寧村的村民很是感激,在他們安排準備時,村民們都非常熱情,能幫的都會去幫把手。
像是姜穠提出要買豆類和黃米粟米這些種子時,全都無人吝嗇,配合得很!
姜穠在王五七等人到了後,就開始為離開做準備起來,倒不是去收拾衣物包袱,這些事情自有夏嬸和周翠娘等人忙碌。
姜穠主要是忙著指揮打包各樣種子!
王五七他們這次回來接人,帶著一萬兵士,運貨的車馬自然不會少。
雖然主要是為了裝運搬家時的家什包袱等等,但要去府城的這幾家都沒有什麼行李,主要是就連姜夏兩家都過著親自耕種的簡樸生活,其他人家更不會去大肆享樂了。
除了幾包袱的衣服外,就只有光杆幾個人了,所以其餘大多車馬,都能交給姜穠支配。
至於姜穠怎麼支配那些車馬?
‘高產三代’和‘耐旱二代’的麥種,要等太白縣今年夏收後才有,雖還沒灌漿,但按揚花抽穗的情況來看,可以期待畝收八百斤了。
沒有麥種,從溫寧村里買來的去年秋收時的兩千斤旱稻種,全都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