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十八年七月,蜀地炎軍西進川地。
川地百姓歡迎之至,甚至開城迎接,炎軍兵不血刃便輕易奪得了成都府。甚至秋播時,成都府的百姓還種上了炎軍帶來的高產良種。
慷慨贈送良種、秋毫無犯百姓,這樣的炎軍, 川蜀之地的百姓那是再歡迎不過了!
不久, 炎軍相繼再下潼川府和敘州府等地。
至升和十八年臘月,川蜀之地就已盡在炎軍之手。
……
從一開始,炎軍攻占川蜀之勢就顯得太過迅猛了,讓各方勢力措手不及。
比如大昭朝廷,得知夏簡戟果真帶著張武壯——那個能隻身入敵陣梟首敵將的悍將, 領兵五萬南入川蜀之後,朝堂上一口氣還沒松完、沒來得及高興幾天呢!
便又傳來消息:長途奔襲後的炎軍,僅五日便拿下了漢中府!
隨即,朝廷上開始爭論:究竟是立即出兵攻打鳳翔府,截了炎軍在北地的後援,將夏簡戟堵在川蜀之地呢?
還是按照先前計劃,趁夏簡戟在川蜀之時,向東發兵剿滅鄴城軍,再南下剿滅宛陵府米谷軍,最後再以包圍之勢給炎軍來個瓮中捉鱉?
亂世中的新起之秀狀元雲青,因其神機妙算料中了炎軍動向——果真只占據了鳳翔府、並未東進長安府,這次皇帝想聽聽他的建議。
雲青:“入川炎軍方才五萬,鳳翔府內就還剩了十萬炎軍。有叛將姚青雲鎮守鳳翔府城,夏簡戟老母妻子亦是留守,雖然夏簡戟走後炎軍應該不會進取擴張,但若有兵進犯,炎軍定會拼死守衛夏簡戟的家眷,固守是毫無問題的。
能以老母和妻子為質,穩定北地炎軍的軍心,逆賊夏簡戟也稱得上一聲‘梟雄’了。
先前夏簡戟若是將川蜀十萬壯丁全都帶走了,那北地炎軍就只餘五萬之數,倒是可以嘗試先行剿滅鳳翔府的叛軍,斷了夏簡戟後路。可惜了……
因此為今之計,還是應該要先行發兵剿滅鄴城軍,這樣就解了長安府的左右夾擊之危勢,才好自如地謀劃日後。”
雲青所說的,解了長安府被左右夾擊的危勢,真是正好說進升和帝的心坎兒里去了!
“雲愛卿言之有理!朕在這長安行宮也待夠了,若剿滅了鄴城軍,朕便可起駕回去北京皇宮。屆時再發兵南下,平叛了宛陵米谷軍,就能將亂賊夏簡戟困在川蜀瓮中當鱉給捉了!”
兩年大旱剛過去一年,元氣還未恢復,而且南有米谷軍、北有鄴城軍和炎軍,如今天下已是亂世了。
升和帝居於鄴城軍和炎軍兩面夾擊下的長安府內,日子早就沒有先前那般好過了,他窮奢極欲慣了,哪裡受得了苦日子?可不就是‘待夠了’,住厭煩了,想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