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設在離家幾公里外的鄉里,這個距離,大人腿腳快的也要走上三四十分鐘,小孩子走的慢,估計就得一個多小時了,所以村子裡上學的孩子多數都一起出發,關係遠近的招呼一聲,呼啦啦的一小片,天天一大早,一群孩子背著書包熱熱鬧鬧的迎著太陽讀書去,家長看著這場景就不覺笑起來,都是一個村的,一起去學校當爹媽的也放心。
因著路遠,孩子中午都是在學校解決,家長每學期交上孩子的米糧再交點錢,由食堂的大師傅中午統一做飯,家裡有條件的或是在親戚家吃,或是帶著飯去學校加熱,學校也不強求,反正要不要吃食堂,自己決定。
謝杏芳一開始不放心羅松自己去上學,又覺得路遠辛苦,每天開著農用三輪車接送他,沒想到沒過幾天小傢伙倒是提出抗議了,說是大家都自己走,他天天有媽媽送,被小夥伴們嘲笑了。
好吧,既然不要送,那就自己跟著上學的大部隊一起走吧。說是讓他自己去,謝杏芳還是有點不放心,特地拜託了隔壁家的大孩子照看下。
等羅松這邊適應了學校,正式開始一年級生活之後,謝杏芳的日子也更加規律起來了。每日不過早起做飯送兒子出門上學去,照顧著一院子的牲畜,照看自家的菜地和田裡的莊稼,一天天的日子過的也很快。
趁著羅松上學,謝杏芳終於抽出空來帶著從安市進回來的兩大包衣物趕集去了。鄉下集市,雖然看著簡陋,但是人可不少,沿馬路兩側一溜的各式攤販,有賣自家農副產品蔬菜禽蛋的,有賣生活用品簸箕掃帚的,有賣各種農具的,有賣種子的,還有賣各色小吃的,吃喝穿戴,要啥有啥,這長長的一條街要想逛完也要花費不少時間呢。
謝杏芳瞅著個空子,將自家三輪車一停,防雨布往車廂一鋪,各式衣服一一擺放好,等著顧客上門就行了。這時候可沒啥攤位管理費什麼的,更沒有城管來追攆,只要你不礙著別人事就行了,只要你能賣出去,想啥時候擺攤啥時候擺。
這樣式鮮亮的衣服鞋子,果然頗受歡迎,趕集的大姑娘小媳婦的沒少過來翻翻撿撿詢問價格,要知道這都是謝杏芳在批發市場一件件仔細挑選過的呢,在鄉下基本看不到同款的,誰不愛美呢,能穿好看點大家都樂意,就是謝杏芳賣得比其他攤子略貴,人家一看樣子料子都不錯,也不少人願意掏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