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離世後,石家最後也只剩不願離開的石大兩口子固守山村了,當年幫著照看石磊墓地的陳家人也早已搬去了城裡,平日裡反而是石大夫妻倆幫著照看灑掃,大概是年紀大了,兩家的關係也隨之和緩起來,遇到張巧母女回村石大嫂也會真心留飯臨行前送些土特產了。
欣怡在已經長大之後才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這些親人們的善意和親近,對此張巧也是頗為感慨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才好,反而是孩子自己想通了總結道,一切都是因為太窮了,又窮又沒有受過教育,所以才會這樣,更是堅定了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開闊眼界的念頭。
對於張巧每年帶著欣怡回去給孩子生父上墳掃墓的事,老陳倒是沒什麼酸想法,就算有想法他不想讓人知道別人也看不出來,這不過是相遇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之於石磊來說,張巧母女或許是他短暫的生命里留在人世間的唯一的念想了,也只有她們娘倆才會一直記著他,讓他不至於很快就被人遺忘在腦後。
老陳甚至表示過可以陪母女倆一起回去,不過張巧仔細想過之後還是拒絕了,算了,還是甭找刺激了,大家陰間陽間各過各的各自安好就行了。
等掃完墓回了巴市,張巧就將手上的店鋪“衣?念”交給女兒打理,自己幫著打打下手了,這店鋪最初只是個小小的淘寶店,甚至因為遲遲不開張急的張巧天天著急上火地刷網頁到處看帖子找攻略,等一點點做起來有客戶了,到了欣怡小學的時候已經開起了實體店,那個時候店鋪還是小小一間,店員加老闆一起也就兩個人而已。
欣怡慢慢長大上初中上高中出國留學,“衣?念”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發展的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是有著上下兩層商鋪的十幾年老店了,不少人想到私人定製別致的布料衣飾都會想到這家店,不說客似雲來但是十幾年經營下來,不管線上線下的店都是不愁生意的。
現在女兒學完設計歸來,剛好把這一攤子事交給她,讓孩子自己打理,自己就當個甩手掌柜幫著搭把手就好了。
欣怡倒是沒有什麼推脫,她小時候總看到媽媽做衣服踩縫紉機甚至自己染布,一匹匹平淡無奇的布匹經過媽媽一番巧手就能變成一件衣衫一件裙子或是一個有趣的擺件掛飾,那種從無到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奇妙感給幼年的她極大的震撼,也種下了一顆好奇喜愛的種子,等她慢慢長大甚至可以給媽媽出各種小主意,一點點潛移默化中越來越堅定了自己關於設計的夢想和目標,她想要做出更多更好看的衣物,想要讓媽媽當年開的這個小店鋪為更多人所知,想讓更多人能夠愛上自己的手藝活。
於是欣怡就一邊慢慢接手自家的店鋪設計圖樣挑選布料和師傅探討工藝,一邊帶著男友史蒂芬滿巴市大街小巷地轉悠尋摸美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