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芸成婚第二天確實沒有落紅,因為顧國公和武芸並沒有同房,顧國公和武芸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就是顧國公喝醉,武芸被人下藥,那一次武芸有了顧千城。
這也是老太爺不願看顧武芸,老夫人對武芸不滿的原因,老太爺還好,他就是不滿也不會對武芸怎樣,頂多當武芸不存在。可是老夫人不同,老夫人看到武芸這般作賤自己的兒子,對武芸那是恨得不行。
流言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越演越劇,封家和言家都覺得不正常,他們不認為顧家有這個本事,更不認為秦寂言會放任流言流出而不做什麼。
可是,這件事秦寂言做得非常乾淨,乾淨到別說封家和言家,就是老皇帝也查不出一個所以然。
是的,關於武芸紅杏出牆的流言一出來,老皇帝就察覺到不對勁,他對顧家也算了解,他不認為顧家吃了這麼大的虧,能忍這麼多年。更不相信,顧家老太爺在明知顧千城不是顧家的孩子時,還處處維護顧千城。
老皇帝完全不相信武芸紅杏出牆一事,更不相信顧千城不是顧家的孩子。這流言雖然查來查去,最終查到是顧家放出來的,但是……
老皇帝卻認為,這事有蹊蹺,顧家怕是被人利用了。
「什麼人這麼聰明,翻出當年的事誘顧家上勾?」老皇帝一臉寒霜,眼中殺意頓現……
他不在乎顧家這點屁事,他在意的是顧家這件事發生的時間。
十五年前,他不願意提起的時間……
第380章 奇葩,對薄公堂
秦寂言的計劃實在不算高明,但是……
這個不高明的計劃,用來對付顧老夫人和顧國公足夠了。要讓這對母子上勾,你要用高明的辦法你就傻了。豬對手根本沒有那個腦子,越是簡單的局對他們的越有效。
顧老夫人和顧國公這對母子雖然沒有事先商量過,可兩人卻極有默契,顧老夫人在外面放流言,說武芸婚前失貞,顧千城不是顧家的孩子,顧國公也在判決下達前,要求見大理寺卿,說是有重要線索提供,關係到案情。
能混到大理寺卿這個位置的人都不是傻蛋,結合外面鬧得沸沸揚揚的傳聞,大理寺卿用膝蓋想也知道顧國公要說什麼,果然……
如大理寺卿所預料的那樣,顧國公提供的線索和外面的流言八九不離十,只是沒有提什麼洞房未落紅。
大理寺卿真得很不能理解顧國公,這是什麼男人呀,居然急得給自己帶綠帽子?還有顧家那位老夫人,那真是親娘嗎?
急急給自家大兒子帶綠帽子,還有那顧二爺,在這個緊要關頭居然不想家幫家族度過難關,而是忙著奪權,還真是一家的奇葩。
不理解歸不理解,大理寺卿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大理寺卿不偏不倚,立刻派人去查證顧千城和顧家的關係,同時上摺子說顧家的案子另有隱情,肯請聖上再給他些時間,之前的判決暫且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