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叫苦不迭,不過倒沒有人敢反抗,也沒有人敢說不走。他們很清楚,他們要是不跑的話,就會被秦殿下的兵馬追上,到時候一場惡戰下來,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再加快一點,晚上趕到十里崖,明天就能到英州城。」十里崖是去英州城的必經之路,英州城是趙王之前打下的城池之一,離他們剛剛棄逃的城不是最近,但卻離西北最近,他們駐兵在英州城,必要的時候能與西胡的大軍合作。
「皇太孫會不會派兵埋伏,昨天與我們交手時,我粗粗地看了一眼,他們似乎沒有二十萬兵馬。」二十萬人,少個千兒八百的看不出來,可要少了五六萬人,絕對一眼就能看出來。
昨天雖然混亂,可副將們還是將秦寂言那方的兵力粗粗看了一眼,戰場上絕對沒有二十萬人馬,有十幾萬就算不錯了。
「就是有伏兵又如何?皇太孫能再調二十萬兵馬來?幾萬人你我需要放在眼裡嗎?沒有那個天生神力的人幫忙,皇太孫手上的二十萬人不一定是我們的對手。」他們之所以敗退的這麼快,有一半以上的原因和唐萬斤有關。
唐萬斤在西北給他們的打擊太大了,以至於他們這群人看到唐萬斤就未戰先怯,哪裡還有打仗的念頭。
沒有唐萬斤在戰場上給他們壓力,他們與朝廷的兵馬交手,未必會敗,就算敗也不會這麼狼狽。
幾位副將的議論聲並不小,趙王一一聽到耳朵里,但他現在卻沒有心情管這些。棄城脫困後趙王終於與外界接觸了,知道他請來的綠林中人,為何全都退了回去,不敢再攔顧千城他們的路了。
「居然調用朝廷的兵馬剿匪,你是看重顧千城,還是顧千城手中真得有太子遺物?」趙王本就有五分相信顧千城手中有太子遺物,秦寂言此舉加深了他的懷疑。
當天夜裡,當趙王一行趕到十里崖後,趙王派人先鋒探查一遍,確定沒有伏兵後,挑了一個易守難關的位置紮營,晚上召集一干幕僚議事。
趙王將自己收到有消息一一說出來,同時將自己的猜測也提出,只不過他一說出口,就有人提出反對。
「還有一個可能,皇太孫殿下此舉是為了保住言傾與封似錦,畢竟這兩人一直與顧千城在一起,要是他們出事了,皇太孫殿下在京城的支持者,就會少兩個。」有不相信太子遺物的幕僚,提出這個可能。
「我不贊同,顧千城手上就是沒有太子遺物,皇太孫殿下也很關心她的生死。言傾與封似錦身邊有親兵、暗衛,皇太孫殿下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危。而且,言傾和封似錦真要因此出事,言家與封家只會記恨我們,到時候他們只會不遺餘力的幫皇太孫殿下打壓我們。」相信遺物存在的都是當年的老人,他們經歷過太子之死的事,多少都覺得當年的事蹊蹺。
兩方人馬就此吵了起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理,趙王也覺得雙方都有理,不過他更傾向於後者。
秦寂言在乎顧千城的生死。
太子遺物絕對存在,至於在不在顧千城手上,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