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並不自以為是,也不遠賢妒能,很能聽取朝臣意見。
現在的梁國謀士雲集,也與梁王肯讓他們大展拳腳脫不開關係。
有了謀士的出謀劃策,梁國輕易就能在列國的鬥爭中脫穎而出,坐收漁人之利。
如此看來,要想徹底擊敗梁國,梁國這些試圖『攪風弄雨』的謀士就不能存在,那麼分化梁王與謀士間的關係,是勢在必行。
陸珩漫不經心的想著,只要梁王不是心如磐石,就有辦法讓他和謀士間產生隔閡,進而疏遠他們。
想到這些,陸珩就覺得他『光明磊落』的心在隱隱作痛,道運是在逼他做耍弄心機的壞人啊!
而在此時,被陸珩有心算計的梁王也因為晉國使團即將進入梁都而召集心腹議事,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梁國位居高位的朝臣,有兩位則是近兩年頗得他信任的謀士。
梁王端坐於主位,目光在殿中逡巡:「相信諸卿都得了晉國遣使臣來梁的消息,現在寡人想聽聽看諸位的意見,有什麼想說的,務必言無不盡,不必有所顧忌。」
梁王話音剛落,就有著鎧甲的將軍李凱道:「回大王,依臣看就該直接殺了那晉國質子,絕了晉國後路,看他晉國能奈我梁國如何?」
相邦陶原拱手反駁:「將軍此言差矣,殺人容易,可也容易叫人寒心,對大王的千秋大業並無益處。將軍的說法,臣以為不可。」
陶原在梁國做官二十餘年,身居相邦十餘年,深得先後兩代梁王信任重用,他的一句話,比在場的除了梁王外的所有人各說十句話都有用。
然而李凱卻是渾不在意道:「屆時鐵馬金戈,誰若敢不服,就打到他們服。區區晉國,不下兩月,必將叫它對大王俯首稱臣!。」
梁王對李凱的意氣非常滿意,撫掌大笑:「好!孤且等著將軍劍指天下,外朝來賀。」
陶原蹙眉,顯然對李凱的魯莽很是不贊同,卻也好聲好氣的說道:「那將軍可有想過,若梁國將晉國逼得再無退路,晉國直接向趙陳或者後周投誠,再與其聯合起來攻打我梁國,該如何是好?我相信將軍有能力駐守一方,可梁國的百姓該如何是好,他們不像將軍那般勇猛,能單槍匹馬的遊走在敵軍之中。」
李凱冷笑:「不過幾個庶民而已,待大王一統這中原大陸,天下誰敢不俯首稱臣,到時還少得了庶民麼?」
陶原還試圖據理力爭,卻聽得李凱說道:「本將軍聽聞民間有傳言,說那晉國質子與相邦年輕時很有幾分相似,像是血脈相連的人,也不知是真是假!待有空閒,本將軍倒是要去那質子府看個究竟。」
「你胡說!」陶原呵斥道。
陶原麵皮漲紅,呼吸沉重,差點被李凱氣暈過去。
每隔幾日就要聽陶原和李凱相互爭辯而感到百無聊賴的梁王頓時來了興致:「李卿說的可是真的,快……」快說來與寡人聽,看到陶原難看的臉色,他輕咳一聲,後半句終是沒有說出口,反而硬生生轉了話頭:「快莫要說了,我梁國誰人不知相邦高風亮節,怎會與那晉國質子有什麼不清不楚的關係。」
李凱不甘抱拳:「是。」
陶原和李凱在要怎麼處置晉國質子的事上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梁王轉而又問了別的心腹,皆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且理由充分,讓他一時半刻里也不好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