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表哥今年眼看著都快二十八了,耽誤了這麼多年,但是論家世,長相,他想有一門好的親事也是沒問題的,可……你大舅母給相中的她娘家的小侄女才今年才及笄。」
「比你大表哥小好多歲,不過……京城都這樣,就算找別人,年紀也都挺小,恐怕……也不合適,就是你大舅母娘家的這個小侄女……」趙桂看了兩人一眼,很坦白的道:「我是不怎麼喜歡那個小姑娘。」
「能讓姨母這樣性子好的人不喜歡,看來那姑娘真有問題。」喬玉靈說。
趙桂便說了一件事情,之前她一直以為小姑娘只是嬌縱,可是當她看到那件事情之後,她便感覺這姑娘不得了。
趙家是大戶,在朝的位置很高,不過……那都是老太傅在位的時候,老太傅現在不管朝中事,一心只想頤養天年,趙家的幾個兒子一個在外地,不常回來,老二不爭氣,老大倒算可以,就是不怎麼會辦事兒,很老實穩重一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官位還是不高不低。
喬玉靈大舅母孫氏的娘家沒有趙家這麼好,孫氏的爹當年是朝中正二品官員,孫氏嫁過來算高攀,好在這些年孫氏在趙家也沒有犯什麼大錯。
孫氏有一親大哥,一母同胞,孫氏的大哥與喬玉靈的大舅趙啟一樣老實本分人,現在從三品的官職,這些年也一直沒有動過。
孫氏有心想要拉自己娘家一把,所以才想著將自己的小侄女說給自己的大兒子,孫家官職不高,但……人口很旺,孫氏的娘是個拜高踩底的,將家裡的孩子教的都有些歪了。
有一年趙桂婆家小姑子一家回來了,王立銘就帶著自己的表妹去了趙府玩,王立銘的表妹與孫氏娘家的小侄女一邊大,所以兩個人便一起先。
趙桂回趙家的時候見過,兩個小姑娘玩的很好,趙桂也很喜歡孫氏娘家的小侄女很機靈,可誰知道背過人的時候,那小侄女便罵王立銘的表妹。
從小不是在京城長大的孩子,有些敏感,有些話也不敢說,孩子受了委屈也不說,直吵著要回去,後來王立銘發現了,就去警告了孫氏的小侄女。
誰成想……孫氏的小侄女轉頭就找孫氏告狀去了,孫氏不問事情原由,直接上來就說趙桂婆家小姑子家的孩子……不懂事兒。
知道事情原委的趙桂從那之後便對孫氏有了新的認識,孫氏的小侄女她也不喜起來。
「不是我這個人過於計較,都是孩子,一起玩挺好,沒想到她竟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那個時候她才八歲呀,多大點孩子,就能幹出這種事情,長大了可更是了不得,而且她是家中最小,又是最受寵的一個。」
喬玉靈算是明白了,「那姨母沒有將事情真相告訴舅母嗎?」
「說了,我怎麼能不說。」趙桂那個氣呀,「當時我可是好言好語的說了一番,誰知道……孫氏護娘家的孩子護的緊,反過頭來還說我巴結婆家的小姑子,那個小丫頭也是,一直哭說自己被欺負了。」
喬玉靈問,「舅母給大表哥物色人選,應該不止這一個吧?」
「當然,還有不少呢,可是你舅母最中意的還是娘家的人,我聽說她甚至想將大哥庶出的女兒也抬進門一個,到時候可以好好伺候你大表哥,這不是胡鬧嘛,正妻都沒有過門,便想著妾室。」趙桂是一臉的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