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石梅林卻不認同:「將軍,於和迪的軍隊驍勇善戰早已天下聞名,此時進攻,未必不會進了圈套。」
吳正年輕氣盛,正是激進之年。然而吳端戰場廝殺多年,軍事石梅林能一直跟隨,便是時時刻刻都有不同的觀點,吳端只在他與軍師二人意見中取捨便是。最後往往證明,這種取捨是最穩妥之法。
而於和迪先前雖已有聽聞,卻從未交過手。傳聞中他又是善詭計之人,此時未必不是他的計謀。
於是吳端便決定以守為攻,觀望敵情。
……
然而這一觀望,便觀望了兩日。
將士們時時提著精神,連著兩日,便有些許疲憊。
此時許多人回過神來:這於和迪怕是要耗著等玉林軍疲憊了。
吳端便同心腹商量對策。
之前就聽聞西域今年糧食收成不佳,敵軍雖有軍糧來犯,但應當耗時不起才對。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又收到了細作密信,說是今年雖糧食收成不佳,但於和迪征戰屢戰屢勝,於是便收繳了許多,如今軍糧充足,怕是能耗上半個月。
這便麻煩了許多,攻守都得多加思量。
然而此時吳端又收到了熙正帝聖旨,大怒西域狂傲,吩咐吳端必得擊退敵軍,揚我朝之威武!
吳端正是愁緒滿腦時,聖旨一到,他必得思慮進攻之事。然將士性命安危之中,這必得在放皇命之上。
將在外,皇命不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