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正是早朝時間。
皇上手中拿著一份奏摺,越看眉頭皺的越緊,最後」啪「的一聲將奏摺拍在桌几上,滿朝文武皆嚇得一震,趕忙陪著小心。
皇上掃視了一圈朝堂,沉聲道:「諸位愛卿,可聽說了會固縣那個採花大盜的案子?此人囂張至極,不僅在短短几日就輕薄了五名女子的清白,而且還極其殘忍地殺害了她們!其罪行可謂罄竹難書,如不速速將其繩之以法,怎能平復民之怨氣?」
大臣們忙躬身道:「皇上聖明!」
皇上略一思索,繼續問道:「那麼哪位愛卿願意主動請纓去會固縣破了這樁案子啊?」
太子暗暗瞟了一眼身旁心不在焉的蕭悠,躬身說道:「父皇,兒臣願意領命前往會固縣。還會固縣百姓一個公道。」
皇上欣慰地點了點頭,可還沒等他說話,戶部的沈大人就出列道:「皇上,依臣之拙見,此事由楚王殿下出面最為穩妥。楚王殿下曾在兩年前在會固縣治理旱災,深得會固百姓的愛戴,所以若是楚王殿下前往,百姓們應該會更加配合。」
太子聽後,輕笑一聲,道:「沈大人此話怎講啊?難道如果是本王前往查案的話,百姓還會刁難阻攔不成?我大宇王朝向來官民魚水,相信會固縣的百姓也不會例外,不管查案的官員是誰,他們都定然會好生配合的。」
「太子所言極是。」禮部的王大人也站了出來,「沈大人恐怕是多慮了,太子殿下也輔佐皇上處理過不少政務,解決一個採花賊的案子不能說是手到擒來,至少也是如魚得水了,想來不會出什麼問題。」
太子暗暗與王大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朝他微笑了一下。
不料,吏部的張大人卻又站出來說:「但是,文武百官誰不知道會固縣的府尹莫紹忠大人與太子殿下是故交,此案出在他的管轄內,若是牽涉到了莫大人,太子殿下恐怕要難辦了,自古忠義難兩全,皇上怎麼忍心讓太子殿下處理這麼棘手的問題呢,所以還是讓楚王殿下去吧。」
禮部的王大人立刻反駁道:「張大人所言不錯,大家對太子殿下與莫大人的交情確實是有目共睹,只是莫大人一向為官清正廉潔,我相信他與此案沒有半點瓜葛。而且太子殿下與莫大人相熟已久,兩人對彼此的習慣作風都很了解,若是能在此案中強強聯手,必定會事半功倍的。更何況,張大人難道不知道楚王殿下的未婚妻剛剛失蹤嗎?你想這時候讓楚王殿下分心去查案,豈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嗎?」
張大人仍想反駁:「但是……」
「夠了。」皇上打斷了張大人的話,目光在太子和楚王之間逡巡了片刻,不著痕跡地嘆了口氣,開口道:「查案的人選朕會再考慮考慮,諸位愛卿的意見朕也都記下了,今日就先到這裡吧,退朝。」
於是百官齊齊跪下,恭送皇上離開了。
朝堂之外。蕭悠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正要去後宮給盈妃請安,卻被吏部的張大人和戶部的沈大人給攔住了。
兩人站在蕭悠面前一齊行禮:「殿下。」
蕭悠看看他們二人,不解道:「兩位大人可是有什麼事?」
沈大人道:「殿下,臣等斗膽請求殿下務必接下這樁案子,萬萬不可讓太子前去查案啊!」
蕭悠問道:「這是為何?」
沈大人和張大人對視一眼,確認周圍沒有別人,才壓低了聲音說:「會固縣的府尹莫紹忠是太子殿下的親信,此人表面一派正直,其實是個好色的小人,早在數年前就曾傳出過他強占民女的流言,但不等大理寺細查,那件事就被太子強行壓了下去。所以臣等才大膽猜測,此次會固縣採花大盜一案,極有可能也與那莫紹忠脫不了干係。若是又讓太子插手,必然會繼續袒護莫紹忠,那麼那些可憐的女子就永無昭雪之日了啊!」
張大人也忙道:「對啊殿下,此案萬不可由太子殿下主審啊!臣等知道殿下正為容二小姐的事情擔憂,可這件案子也是十萬火急,關乎會固縣全縣女子的安危,望殿下好生考慮臣等的提議!」
話已至此,蕭悠自然無法推脫,只得答應道:「我會盡力向父皇請命的,還會固百姓一個公道。」
張大人和深大人感動地鞠躬道:「謝謝殿下!」
告別了兩位大人,蕭悠來到了盈妃的行宮,沒想到皇上竟然也在,趕忙行禮,皇上則和藹地擺擺手說:「不必多禮,今日朕來只是想與你說些真心話。所以現在這裡沒有君臣,只有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