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原來也有些與董家結親的意思,卻見董家不曾主動提及,而且上門向蕙心求親的人又多,也就熄了那個心思。
蕙心既不知董昭心意,更不敢流露出自己的心思,甚至都不能確定自己的心意,卻又不甘心和陌生人別人定下親事,於是找各種理由屢次拒絕議親。
一向伶俐的她還順便給娘親出口惡氣,故意說擔心會遇到和父親一樣寵妾滅妻的男子,那簡直生不如死還不如做姑子算了。
弄得田家二老好長時間對兒子沒有好臉色,也越發心疼孫女,發話要仔細挑揀,寧缺勿濫,絕不能委屈了孫女,因此東挑西揀的蕙心一直拖到十五歲還未定親。
董昭因為書讀得好,去年就過了童子試入了府學,家裡把他的學業抓的極緊,盼著他能考中進士,將來走正經的仕途光耀門楣,免得象父兄一樣再有權也只能一輩子做不入流的吏員。
所以也不急著給他定親,想等到後年鄉試後再說,那時也不過十八歲,男子不比女子,大幾歲也沒關係,若是僥倖中了舉說不定還有更好的選擇,因此也一直未定親。
就在陳蘿去越州的那段時間,有一天,恰逢休沐的董昭跟著父親來拜會田有餘,閒談間提起了正在給蕙心相看親事一事。
董昭聞言後不知是什麼心思,也顧不上去琢磨蕙心有意無意,也不知他回去怎麼跟父母說的,第二天他娘就上門探聽田家口風了。
陳蘿猜他是等到得知將要失去了,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也徹底發慌了。
至於怎麼說服的父母,無外乎承諾與田家定親後如何如何發奮讀書光宗耀祖,他的父母大概本來就不排斥和田家結親,只希望有更好的選擇罷了,見兒子有此心意覺得索性不如成全了。
以前每次有人前來議親,蕙心都十分抗拒,這一次卻沒有反對。
賀紅英見女兒居然不抗拒董家提親,當即就高興地同意了,生怕錯過了誤了她的終身,以前她也起過和董家議親的心思,可是男方不主動提及,她也只好另做打算,如今自然皆大歡喜。
也有些明白女兒的心思,她不是拘泥之人,覺得兩情相悅正好,董昭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熟知品性,對這門親事更滿意了。
兩家人繞過了打聽祖宗三代和家風門風這道非常重要的手續,直接開始合八字。蕙心雖然不知為何喜從天降,不過既然心愿得償當然默許了,陳蘿估計她私下不知偷偷笑了幾回。
幾天後確定兩人的八字是天作之合上等良緣,於是開始正式議親,蕙心意外中得知董昭的父親不但的兩個寵妾,還生了一個庶子和兩個庶女。
簡直讓蕙心又驚訝又惶恐。想到娘親多年的苦楚寂寞心灰意冷,還有爹爹的偏心無情和伊若水的挑唆生事,還有自己和兩位兄長受到的那些委屈和責難,心裡越發惶恐。
自家爹只納了一個,還沒有生子,娘都苦成了那樣,董昭的爹都納了兩個,還生了三個孩子,家裡不知都亂成什麼樣?人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若是董昭將來有樣學樣和他爹一樣怎麼辦?
心裡對這門親事頓時就有了惶恐和牴觸,卻又見不到董昭,不知他的心意如何,心裡七上八下的,就找藉口說要等兄長回來再正式議親。
家裡人不知道她的心思,田慕賢以前也說過蕙心定親必須得他同意,他又十分聰明能幹見多識廣,全家人都信賴他,反正也不急於這一時,就同意了。
其實蕙心是想等大哥回來安排她悄悄見董昭一面,她要當面問清楚他以後是否納妾,如果董昭說不納妾,就讓他當著兄長的面發個毒誓,並寫一個保證書,將來若是違背自有兄長出面收拾他。
如果他以後要納妾,這門親事就此作罷,她想要一個一心一意的丈夫,不想再象娘親那樣苦澀難言。
陳蘿很佩服蕙心的勇氣和堅持,正在議親就不懼善妒之名,如此堅決地讓男方表明態度,否則寧肯不要,實在是勇氣可嘉。在這個時代,她這樣做不但面臨著毀親,還可能毀了名聲。
也是因為她從小被嬌寵著長大,更有田慕賢和田思齊兩個妹控,所以才如此有底氣吧。
等一行人從越州回來後,不等家裡人向田慕賢提及此事,蕙心就悄悄向大哥說了對這樁親事的疑慮,提出想私見董昭一面,問明他的立場。
田慕賢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自是認為男子三妻四妾實屬平常,只是自家老爹拎不清而已,覺得妹妹的要求太荒唐,卻又抵不過她哭得眼淚汪汪,再想到娘親的委屈,自然不願意妹妹將來也受那樣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