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桌,孫氏就突然這麼道,讓薛青槐和招兒都愣了一下。
薛翠娥是薛老爺子和趙氏的老來女,今年十六,依舊待字閨中。前陣子薛翠娥就鬧著要去趙氏娘家,也就是她外祖母家。剛好趕著農忙,趙氏被她磨煩了,就讓薛青槐將她送了過去。
這一去就住了一個多月,到今天才回來。
「回來了就回來了。」薛青槐皺著眉道:「這丫頭不懂事,也知道回來。」
提起這事就要說說了,趙氏的娘家是附近趙家莊的,從餘慶村到趙家莊差不多得走近兩個時辰。
趙氏的爹已經死了,但她娘還在,娘家還有三個兄弟,不過三個兄弟已經分家。趙氏的娘跟著大兒子在過,所以薛翠娥去的外祖母家,其實就是去她大舅家。
趙大舅有三個兒子,前頭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子孫滿堂,這裡暫且不提。這裡說的就是小兒子趙金瑞,也就是趙大舅後頭娶的媳婦生的小兒子,在鄉下俗稱麼兒。
趙大舅中年喪妻,後來經媒人介紹又娶了一房,也是現在的大舅母洪氏。這洪氏比趙大舅小了二十歲,趙大舅如今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洪氏也不過三十好幾,生的兒子趙金瑞今年只有十七。
從輩分上來講,趙金瑞算是薛翠娥的表哥。
自古表哥愛表妹,表妹愛表哥,趙金瑞那邊如何不知,反正薛翠娥這邊對他出奇熱絡。尋常總是找藉口往大舅家去也就不提,這次更是在那裡住了一個多月。
不過也幸好去年兩家就訂了親,也算是親上加親。可哪有未成親的大姑娘在跑去男方家住一個多月的,再說了兩人年底就要成親了,就不能等等。所以當時薛青槐便說過自己小妹,可薛翠娥不聽,又有趙氏撐腰,這事只能順著她的意。
也是背後不能說人,這邊剛提起這事,就聽見薛翠娥在院子裡喊四哥。緊接著她人就進來了,先瞅了招兒一眼,才道:「四哥,我回來了,你都不露面。爹叫你帶著四嫂毛蛋去正房吃飯,當然還有你。」
這個你說的是招兒。
薛翠娥生得銀盤臉,大杏眼,這丫頭會打扮,穿著一身鮮嫩鮮嫩的杏子紅色的袷衣,腰帶系得緊緊的,顯得一把小腰纖細。
打小薛翠娥就是村里最漂亮的丫頭,長大了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可惜自打招兒來了薛家以後,這個最就被人搶了。
明明她比她白,比她臉長得有福氣,眼睛也比她大。單挑任一樣,薛翠娥都覺得自己長得比招兒好,可湊在一起,自己就是不如她。
薛翠娥從來不認為自己不如招兒,可外人都是這麼表現的。在家裡,她那最有出息的大侄兒喜歡招兒。是的,薛俊才偷偷喜歡招兒這事,整個薛家上下,也就只有薛翠娥知道。
在外面,村裡的小子們都和招兒好,眼裡只有招兒,沒有她。明明招兒跟個野小子似的跟他們打架,打扮土裡土氣,從不收拾自己,而她怎麼也是一枝花。
招兒不在時,她眾星捧月,招兒一來,她就成地里的一根草了。
一想到這些,薛翠娥就對招兒沒好臉。尤其這次回來,聽說都是因為招兒挑唆,讓家裡分了家,還讓四叔和家裡離了心,薛翠娥對招兒更沒好臉了。不過礙著薛老爺子的事先警告,她只能端著笑臉,還要佯裝親熱。
殊不知她所謂的笑臉和佯裝親熱,別提多彆扭了,連四房兩口子都看出了她的虛心假意。孫氏連忙給招兒打眼色,讓她別理薛翠娥。
她這小姑子在這家裡,除了老兩口,就沒幾個喜歡的。也就她們這些做兒媳婦的,以前礙著面子不好說。
薛青槐本還想推辭,可惜薛翠娥在一旁盯著,還又是撒嬌又是威脅的,於是四人只能跟著她去了正房。
正房裡,所有人都在,兩張桌上擺了很多菜,菜式十分豐富。
「快坐吧,今兒個翠娥回來了,你娘做了些好的,一家人坐在一處吃飯,就當是聚聚。」
薛老爺子聲音低沉,這個『你娘』也沒有點名道姓,可都知道是在跟薛青槐說。
這種情況,當兒子自然不能說個不字,四人分別坐了下來。
吃飯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人說話,也就薛翠娥一會兒和趙氏說兩句,一會兒和薛老爺子說兩句,渾當是熱絡氣氛。
飯罷,慣例是兒媳婦們收拾殘局。
薛青槐正打算回屋,被薛老爺子叫住了:「你們也都別走,有些事要跟你們說。」
於是,都留了下來。
幾日沒打正面,薛老爺子憑空老了許多,頭上又添了幾縷銀絲。
他菸癮更大了,啪嗒啪嗒抽旱菸的聲音在堂屋裡響著。
對於他這菸癮的事兒,幾個兒子也不是沒勸過,可勸不住。再加上餘慶村這地兒,上了年紀的沒幾個不抽旱菸的,只能任由他抽著。
炕上薛老爺子坐的那地,被繚繞的青煙籠罩著,若不是這煙味兒嗆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邊坐了個受人間香火的菩薩。
「翠娥的婚事要提前。之前我本想著她年底辦親事,等地里收了糧食,怎麼也夠給她辦嫁妝了。可這一提前,手裡難免緊湊,如今也就只能指望你們幾個哥哥給想想辦法。」
這件事連大房的人都不知道,一聽這話,所有人都有些詫異。
孫氏忍不住問道:「怎麼好好的,就要提前了?」
若是不讓他們出錢,提早推遲都沒人管,可薛老爺子這話明擺著就是想讓每家湊些錢給薛翠娥辦嫁妝。
倒也不是妹子出嫁,當哥當嫂子的不該給妹子辦嫁妝,可當初分家時說的好好的,老兩口留了六畝地,就當是養著老兩口和薛翠娥。等她出嫁時其他幾房也不用給出錢辦嫁妝了,沒想到現在竟鬧出這種事。
薛青柏和薛青槐對視了一眼,薛青槐問道:「那爹你說吧,咱三家一家出多少?」
薛老爺子琢磨了下,道:「一家怎麼說也得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三家也就是六兩,還不算爹娘你們給添的,哪家大姑娘嫁人就不提男方給多少聘禮,自己還要貼十來兩的。爹,趙家那邊給多少聘禮?不行了,咱一分錢不留,都給翠娥陪過去。」孫氏率先開口道。
所謂男婚女嫁,男方家要給女方家嫁妝,女方家若是心疼閨女,又是門當戶對,當然也要給女兒陪嫁妝。
按照餘慶村當地的規矩,男方家給女方家越多的聘禮,代表越重視對方家的姑娘。不過都是莊戶人家,一般聘禮也就是些布料、白糖、米、面、肉、茶之類的物什。若是家裡富裕點兒的,給姑娘添兩樣首飾。當然聘金是一定要有的,少則三四兩,多的給六兩八兩,總是要給一些,也是為了答謝父母養育多年之恩。
這些聘禮一般是不做陪嫁的,就是給新娘子父母的,不過若是父母疼女兒,多少給陪些當壓箱底也不是不可。
以薛家和趙家的家境來說,怎麼也要包個八兩八或者九兩九的聘金,圖個好意頭。
「對呀娘,趙家那邊給多少聘禮?」周氏問道。
坐在一旁的薛翠娥臉色當初就陰了,想說什麼,卻被趙氏狠狠拽了一把。趙氏瞪著兩個媳婦:「咋?你們妹子出嫁,你們當哥嫂的不該拿些錢做陪嫁?!」
所以說趙氏算不得聰明人,每次自以為聰明都是以壞了事為收場,她若是能震住兩個兒媳婦也就罷,偏偏早在過去的多年裡,她的威嚴早就蕩然無存。
也是周氏和孫氏太了解她的秉性,她這態度一看就是另有蹊蹺。
「娘,你在說啥呢,什麼叫我們當哥嫂的不願意出錢。合則當哥嫂的就該出錢,就不該知道聘禮是多少,一家人說兩家話,那還找哥嫂做什麼?」
「娘,該不是是趙家人不給聘禮吧?」
趙氏當即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