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靜淑公主遲玉釵八歲,靜煙公主遲挽茗五歲,那時時值乾凌、特而西特、莒國、奌(dian)國及血滎島國共五國會盟,聖和長公主代表乾陵前往會盟所在地的西特國,同行的還有平日裡文文靜靜不多話卻在那時硬是纏著皇帝要去西特國的靜煙小公主遲挽茗。
這一去卻不得了了,年僅五歲的靜煙小公主不知怎的與西特國王儲殿下那十歲的長子伊凡混得形影不離,臨別時伊凡小王子還依依不捨,揚言自己日後非乾凌的公主不娶,而西特王聽說了這事,居然真打起了與乾凌聯姻的主意,托長公主給乾凌皇捎了一封信,說要替自己的王孫和乾凌公主定下婚約。
但是,西特王信中所說的乾凌公主卻並非遲挽茗,而是遲玉釵,乾凌帝雖然知道和人家伊凡王子玩得好的是小女兒遲挽茗,卻也沒有再問西特王信中提及的人物是否出錯,而是直接替遲玉釵與伊凡小王子定下了婚約。
這消息一傳出,原本該傷心的靜煙小公主遲挽茗卻沒什麼反應,倒是氣壞了素來喜愛自由與愜意生活卻不幸生在亂世中的皇室的遲玉釵,她不顧公主禮儀,多次苦苦哀求自己的父皇不要把自己遠嫁他國,若不是皇后阻攔,幾乎要一哭二鬧三上吊。
平日裡甚是疼愛遲玉釵的皇帝卻對女兒的哀求視而不見,還給予了懲處,最後是皇后屏退了宮人,將公主叫到面前談話,告訴她在亂世之中,國與國之間的無奈。
憶及往事,遲玉釵垂眸長嘆,儘管已經過去了三年,她依然記得,那一夜鳳儀宮內的秉燭長談,燭火飄搖之間母親那哀戚卻又無可奈何的面容,那時她生平第一次見素來樂觀的母親露出這般表情,那一夜她無神地看著燭光飄搖下,母親的眉目漸漸虛化的朦朧不清,心中寒意已深。
而身後牆壁上投射出大而散的光斑,光斑內人影虛化,影影幢幢,在她心間掃過,寒涼無比。
但她心間始終存著一絲期望,自此之後她不再提婚約之事,硬是在繁忙的禮儀課程中抽出時間,涉足江湖之事,她想向父皇證明自己可以樣樣做的很好,知書達理、能歌善舞、精通棋畫、更可以立足於江湖朝廷,是不是這樣,父皇就會改變主意,願意讓自己留在乾凌了呢?
侍女青喬在一旁暗暗記下,準備將這些報告給陛下,畢竟陛下才是自己真正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