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王那時知道他們兩情相悅,還有些疑心,但他見常晏此後也沒什麼異樣,依舊對自己忠心耿耿,也就放下了心來。
離王認為深沉的恨意是無法掩飾的,但他不知道,有些人的毅力非凡,心性堅毅,性格剛強,他們能忍受常人所能不能忍的事情,也能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
在常晏被派往程家做帳房先生之前,他一直是離王府眾人所羨慕的對象,他的義父對離王有恩,他本人也是離王少有的幾個親信之一。
柳柔和常晏兩情相悅,還有著婚約,就這樣的被犧牲掉了,離王為了安撫常晏,讓他娶了自己的另一個庶女柳紗。
柳紗和柳柔不僅長的有幾分相像,性子也有幾分像,常晏肯定會喜歡——這就是離王的邏輯。
柳紗嫁給常晏之後,一直沒有生育。
對於女兒生不出孩子,離王覺的有些尷尬,為了不斷了常家的香火,他給常晏送了幾個貌美如花的美女作為妾室。
常晏感恩戴德地收下了幾個妾室,結果還是一直沒孩子。
離王先前還覺得或許是常晏的運氣不好,現在想來,卻猛然間明白了過來。
常晏對他恨之入骨,又怎會和他的女兒和他派來的妾室生孩子?
想必他早就做好了要讓離王下台的準備了吧。
百里未蕁的神情則有些恍然,當年祁陽公主和良國公的冤案她是知道的,但知道了之後,也就只是有幾分感懷罷了,再加上她心腸比較硬,當她其中一位多愁善感、善良柔軟的同窗齊欣還在哀嘆的時候,她已經將此事拋到了腦後。
當年她也只是簡單的聽說過這件事的大致過程,訴說的人用的是最為簡潔的語言,描述的是最為粗略的過程——即使是這樣,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在當今的京城之內,幾乎沒有人趕去提及當年皇族內部的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陷害與屠殺,更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一聲,祁陽公主和良國公是無辜的。
當年的事,仔細的說來,也的確是一樁震動了京城的慘案。
事情發生在二十三年前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