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是她和喬木砍的,大多捆綁好立在屋檐下,或者靠在牆角。
今兒,天空中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天空中透著陰沉,黑壓壓的。
喬木坐在屋子裡的窗前,認真的習字。
喬桑將屋子打掃乾淨,把衣服泡在後院,打算等雨停了再洗。
去廚房給喬木倒了一杯水,放在他的桌前,沖他笑了笑,沒有打擾他,出了房間,拉上房門。
趁著下雨,她打算把隔壁房間的蠶繭收拾一下。
這個屋子,本來應該是給喬木住的,現在卻弄成了蠶房,反正她和喬木的房間已經隔好了,暫時住個一兩年,還是沒問題的,以後,這裡直接弄成蠶房吧。
有了這個打算,喬桑便拿了竹籃子把蠶繭全部撿了,將竹搭子也收了起來。
這只是臨時編織的,很粗糙,明年她並沒有打算再用,故三五兩下直接踩斷了丟進了廚房當柴火燒。
等把屋子收拾出來,喬桑看著空空如也的房間,開始計劃怎麼抽絲。
在現代,蠶繭抽絲都是用的現代化的機器,已經很少有手工抽絲。
這項複雜的工序,喬桑只聽以前村裡的老桑農說起過,並沒有真正的見識。
要是此刻有一個手機,能百度一下就好了。
沒有經驗的喬桑,只能一隻一隻的試。
蠶繭太硬,要想把絲抽下來,實在太難,而且,很容易就斷了,又要重新來。
她坐在街沿上,兩隻肥胖的手一遍一遍的嘗試,一遍一遍的失敗,本就沒啥耐心的喬桑,差點沒直接把蠶繭給丟了。
這才只是開始,如果這點小事,她都不能想到辦法來解決,那麼,以後,想要把蠶桑發展起來,肯定會難上加難。
既然硬的蠶繭不好弄,那軟的是不是就會更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