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時至今日,他回想過去種種,才驚覺當時因為只顧得上自己,卻忽略了真正需要心理疏導的人,那個人,很可能是鈞奕!
所以鈞奕是否也意識到了他們各自出現的心理問題?所以當他說分手的時候,鈞奕才會毫不猶豫並且一點都沒有反抗的就接受了?
那麼他之後消失的一年又去了哪裡?
他如今回來只安心充當自己好朋友的角色是因為做過了什麼心理暗示嗎?而這個暗示會讓他抗拒「我愛你」的現實嗎?
掛斷電話的這一刻,思緒開始蔓延,就像是災難片一樣,讓謝昱產生偌大的恐慌。
他有太多太多問題想要立刻找一個人問一問,他覺得有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第15章 澄清
「根據你描述的一些情況來看,你的朋友不排除有心理因素的影響,才會對他的愛人有過度的掌控欲,但這些應該全都源於對自己無法抓住愛人的不安和焦慮所致,具體的情況不見到人我也不好說,可是心理問題肯定是有的,或許有輕微的焦慮症,有時候這些症狀不是他自己所能控制的。」
這是編劇介紹的心理醫生收到謝昱諮詢的郵件後的回覆。
這話讓謝昱失眠了整晚。
他不該只顧著自己的情緒的,然後一味逃離,他甚至沒想一想鈞奕會有多難過,一個簡訊一個電話都不回,打出去全都是關機,如果換做是自己,在心理正常的情況下,愛人如果一直不接電話,那該有多心慌?
謝昱被巨大的恐慌和悔恨虜獲,先前鈞奕的反應讓他心口發酸發緊,讓他手足無措。
「更何況你說他小時候受過嚴重的家暴,或許他一直就存在有心理問題,只是從未顯化,因為沒有遇到強烈的刺激和誘因,但當他受到了刺激以後,多年潛藏的心理問題就開始爆發。」
回覆中還有這樣一句。
謝昱翻來覆去想這些話,越想越覺得可能真的是這樣,越想越覺得害怕。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的「分手」對鈞奕的傷害簡直不能想像。
他再也睡不了,翻身起來,打開手機,想問鈞奕點什麼,卻又不知道從何問起。
他甚至不敢去打擾鈞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