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她看天氣不錯,就烤了麵包去了蘇如是那裡。
蘇如是搬到衛家隔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見了她就笑罵:「你這丫頭如今倒成了大忙人,這麼久都不過來,是不是把我忘了?」
姜桃連忙賠罪,「我怎麼可能把您忘了啊!實在是小生意剛開張,前期需要我一直盯著。如今有兩個人被我提上來了,我也就能偷個懶了。」
小繡坊現在已經有了十個人,一批批繡品面世的速度越來越快,本地人已經不會像一開始那樣瘋搶了,就由年掌柜運到芙蓉繡莊其他分店去賣,也是不愁銷路。
如今姜桃就是什麼都不做,一個月也有二十幾兩的進項。她還是挺滿意這進度的,不好在旁人面前自得,就說給蘇如是聽。
這麼一點銀錢在蘇如是眼裡自然什麼都不是,但她還是配合道:「我們阿桃真厲害,不過才鼓搗了一兩個月就能得這樣多的銀錢了。往後你的小繡坊做大做強,一個月少說能掙個數百兩。」
姜桃知道這是她師父哄她,但還是不由自主地笑起來,「師父別打趣我了,做到那規模得招多少人啊。那樣多的人,就不是光靠簽契約就能管束住的了,我自問沒有那個能力。」
她們師徒是一樣的,在刺繡上天賦卓絕,其他方面就是個普通人,不然當年蘇如是也不會把產業都變賣了換成現銀,就是知道自己沒能力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護住那些。
兩人挨在一起親親熱熱地說了會兒話,蘇如是道:「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有人把你鼓搗出來的十字繡送去京城找人模仿了,我用人脈暫時壓住了,但至多兩三個月之後,肯定有人會琢磨出來。」
「我猜著時間也差不多了,不過他們琢磨出來也不頂用。我這招的是普通人,埋頭做上一個月,也就得二三兩銀子的進項。對方就算研究出來了,去哪裡尋繡娘做這樣沒什麼回報的活計呢?除非是和我一樣,招普通人從頭開始教。」
他們十字繡的生意和大繡坊的盈利相比,賺頭微薄的很,而且也只是在縣城這邊小打小鬧,客戶群也和其他繡坊的不衝突,花費那人力物力來模仿,就是吃力不討好。
而和她有競爭關係的,就是小作坊式的繡坊。這時代又不像現代那樣是網際網路時代,消息閉塞的很,那些小繡坊能不能得到消息還兩說,得到了消息有沒有人力物力模仿也是兩說。
退一萬步,就算日後真有山寨大軍突起了。姜桃也已經開始著手教李氏她們市面上那些繡技了,並不用和十字繡死磕。
蘇如是自然也知道這些,所以她接著道:「我提醒你的不是這件事,而是這件事背後的人。」
姜桃收起了笑,正色聽起來。
「起初我只是覺得奇怪,小榮的芙蓉繡莊本就經營不善,怎麼還有人費心費力地和他打擂台?但奇怪歸奇怪,卻猜不到背後主使是誰。近來我讓人在京城幾間有名望的繡坊留意,看看是誰會送你那十字繡去給那些繡坊研究,總算是尋到了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