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清問完也自覺失言,來參加院試的學子住在書生巷的多了去了。他之所以驚訝,是因為書生巷在省城都稱得上租金昂貴,姜楊穿著普通,又是小縣城人士,之前兩人結識的時候還通報過家世背景,賀志清知道他農家子的出身,雖然沒有因為這就把他小看了去,但先入為主地覺得他家境應該挺困難的,所以猛地在此處見到了他,便問了出來。
他尷尬地朝著姜桃和沈時恩拱手。
姜楊又把姜桃和沈時恩介紹給了他,聽說對方是來陪考的,賀志清的媳婦兒柳氏從他身後探出個臉來。
柳氏生的皮膚白嫩,豐腴圓潤,看著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
介紹完畢,幾人也就算認識了。
之後賀志清聽說他們要去外頭吃飯,就邀請他們來自己家一道用飯。
姜桃看向姜楊,讓他拿主意。姜楊素來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便客氣地回絕了。
兩家人就此分別。
等姜楊他們走了,賀志清站在門邊沒挪腳,反而蹙起了眉頭。
柳氏奇怪地問他:「不是說陪我出去逛逛嗎?怎麼不動了?」
賀志清看著姜楊離開的方向道:「記得我和你說的府試頭名嗎?就是剛才那個。他那樣的都早早過來準備了,我如何還能偷懶?我還是先回去看書吧。」
柳氏悻悻地嘆了口氣,不過科舉才是正事兒,她也不能說讓他不要看書這種話。
姜桃這邊廂,他們尋了一個附近的飯館解決了午飯。
雖然吃的很簡單,但是大城市到底是大城市,就算是一家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飯館,飯菜的味道都不比小縣城最大的望江樓差。
就是價格也有些可怕,一頓飯就花了四五錢銀子。
這要是一天兩頓正餐都在外頭解決,再加上朝食,一天起碼就得花一兩銀子在吃喝上。
後頭他們又去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姜楊的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都不好帶出來,還得採買一大批。
如此又花了十幾兩銀子。
來的時候姜桃還想著之前那麼辛苦賺錢攢錢不就是為了改善生活嗎?這一趟他們出來,既是陪著姜楊考試,也算是補一個她和沈時恩的蜜月旅行了,所以才那麼豪情干雲地讓姜楊不要在乎銀錢。
現下一天不到就花了五十兩,加上三人的路費和半路上她買東西的銀錢,這就奔著六十兩去了。都是她一點一點攢的,說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後頭等買完東西,他們三人回到了宅子裡。
姜楊回屋去看書了,姜桃和沈時恩把正屋收拾了一番,而後拿出自己身上的銀票開始算帳。
雖然身上有八九百兩,但也不可能出來這一趟都花完了,一家子往後還要過日子呢。
沈時恩看她點著銀票一副肉痛的樣子,好笑地拿出了幾張銀票放到了她面前。
銀票都是一百兩面額的,姜桃數了一下足有六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