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眼睛也紅著,但她如今和從前真的是判若兩人了,她擦乾淚就捏著拳頭道:「姐妹們莫哭,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咱師父這是往高處去了,咱們闔該為她高興才是。而且咱們現下是分開了,但往後未必就沒有機會再在一處!」
王氏問她這話這麼說?
李氏接著道:「繡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咱們姐妹們靠著師父教的手藝,日子也越來越紅火。咱們這幾年好好干,把繡坊生意做大做強,早晚把生意做到京城去,到時候不還能和師父在一道?!」
現下她們的小繡坊算是在縣城、府城都小有名聲,但顯然要把生意發展到京城去並不是那麼簡單。
可再困難又如何呢?
就好像當初姜桃創辦繡坊,說可以讓她們這些沒有底子的普通婦人立刻就開始靠刺繡賺錢、頂起家裡的半邊天一般,說出去也像天方夜譚,不少人都不相信的。
可姜桃帶著她們做到了,她們再不用仰人鼻息,靠自己就能活,還活的比誰都不差!
所以眾人聞言都情緒高漲,紛紛附和,也不再表現出傷感,鬥志昂揚地回繡坊做活計去了。
黃氏在旁邊聽著,一想李氏說的有道理啊。
姜桃是往高處去了,若是不想同她分開,那自己也被奔著往上走!
自家男人是沒指望了,做個知縣也就到頭了,可他還有兒子啊,像姜桃說的,若是她兒子能走通科舉的路子,她這當娘的不也得跟到京城去?!
繡坊的繡娘都那麼敢想,她幹啥一口咬死自家兒子不行?
這麼想著,黃氏抬腳就往家走,途中經過老篾匠家,她又多買了一捆竹板子。
…………
這邊廂蕭珏剛在自己馬車裡換好裝扮,外頭官道上的百姓卻都已經散開了。
這明顯不是來瞻仰天顏,而只是來給姜桃他們送行的!
王德勝發現不對勁了,忙自己掌嘴道:「是奴才又說錯話了!」
蕭珏面色沒變,反而有些好奇道:「沒想到舅母離開這縣城能讓這麼些百姓來送行,我記得暗衛查過舅母只是個普通的秀才家的女兒吧?倒不知道她還有這樣的本事。」
王德勝心說可不是讓人意想不到嘛!
剛走在前頭的那個膀大腰圓的婦人,依稀瞧著就是縣官夫人,淚眼婆娑的拉著姜桃的手不肯撒開。
要不是他們早就把姜家人的背景查的一清二楚,不知情的還以為姜桃是那縣官夫人的親妹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