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巨大的红薯她暂时没有动,也是打算等天气晴朗了,晾晒红薯干。
好在新云州的秋雨和往年一样,下了一天一夜也就基本停了,又过了一天,天气就晴朗了,中午的太阳还有点暴晒的意思。
暴晒好呀,快点把路晒干,快点把葡萄干的潮气去掉。
待到秋收结束,桃竹村那边人手也就充足了,牛羊肉又能每两三日就送了新鲜的来,火锅生意又可以正常开展了。
最近因为秋收的关系,店里晚上喝酒的人都少了,不过打包饭菜的倒是多了,还有许多买小吃的。
方念真一琢磨,又干起了“盒饭生意”,这生意现在对她来说也不难做,无非就是炒几锅菜保温着。
她还搞了个噱头,还是像一开始“方记小吃”还在摆盒饭小摊时候一样。
“来,方记回归初心,回馈父老乡亲了,一荤一素四文,一荤两素五文,两荤两素七文!只卖五日了噢!”
随着小二的吆喝,“外卖窗口”迅速排起了长队。
这是什么神仙价格啊!
现在新云州的物价早就翻倍都不止了,方念真这样卖,谈不上赔上多少钱吧,但是绝对是分文不挣的。
她一来是为了卖吆喝赚名声,二来也确实是有能力做这样的活动了,想真诚地感谢一下她的顾客。
新云州的百姓们果然都挺感激的。
“方掌柜真是好样儿的啊,这农忙的时候,累的真是做不动饭啊,这个价钱的盒饭,真是没啥说的了,等收完地,我肯定再来方记。”
“是,什么也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方记是良心商家,到时候我们全家肯定都来捧场。”
小秋好奇地问方念真:“师父,您怎么不直接支个粥棚啊?花费可能比这个还小一些。”
方念真点了点小秋的脑门:“这你就不懂了吧。”
第116章晒桂花
关于“为什么不直接办个粥棚”的问题,方念真给小秋进行了解答。
“粥棚啊,一般都是给吃饭困难的人群办的,可是咱们新云州现在又没有难民,办粥棚呢,真正勤劳,忙于农忙的人家,可能反而不好意思来。偷懒耍滑的人倒是给管饱了,但是也没用呀,他们也不会成为咱们店以后的客群。”
小秋毕竟还是涉世不深,看待事情难免有些天真。
“哦,师父,你这样说,我就有些懂了,他们吃了之后没准还嫌这粥不好吃呢,咱们就会费力不讨好了。”
该说不说,方念真这灵光乍现的举动真的引起了一致好评。
一向低调,从不去新云州饭馆吃饭的郭知州,都公开表扬了“方记”。
大致意思就是“方记”是个良心商家,知百姓农忙之苦,起带头作用,让利给平民百姓,是新云州的表率。
郭知州这话说的也真是明示暗示全都有了。
“带头”和“表率”都说出来了,别的商家能不“响应号召”吗?
似乎一个下午,新云州的两条商业主街就都变得热火朝天的。
各家都是比着赛的“表忠心”,纷纷效仿“方记”,推出打折套餐。
还真有夸张到“白送”的,说是免费送五十份,结果秩序没有维持好,发生了哄抢事件。
没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就不说了,还有人被踩伤了,疼得“哎哟哎哟”的,躺在地上起不来。
也分辨不出来是起不来,还是不起来。
反正就是赖店家,“我在你们家店里出的事,就得有人负责。”
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活动白做了,名声还不好,那些去领“免费餐”的人都吐槽里面的餐食不好,或者是说店家太抠门了,不公平之类的。
还得再搭上医药费,还有后面看不见的影响——客源减少。
方念真听了此事,无语地摇了摇头。
还好她深藏功与名,结束了早就定好期限的五日活动,就没有再做别的了。
…………
杜家的人来了城里送红薯,除了杜河说下霜之后再起出来的那批红薯还在地里,其他的都运了过来。
方念真赶紧安排着人往红薯窖里存,忙忙活活又是一大天。
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牛车比较空?杜家居然全家出动,赖氏和那几个闺女都来了。
赖氏不好意思似地笑了笑,“让东家见笑了,几个孩子都说想二丫了,带她们来城里看看二丫。”
是不是真想二丫,方念真不知道,她就知道,杜家漂漂亮亮地把活干完了,刚刚过了下称,除了给杜家留的二百斤红薯,剩下的都在这儿了。
跟她派去的监工算出来的数值差不离,杜家在交粮食这件事上还是手脚老实的。
从春天干到秋天,方念真怎么也得招待他们一家人一顿饭。
她从自家食铺叫了一桌饭菜,亲自作陪,又怕她在这儿,杜家的人吃不好,敬了一杯酒,就借口有事离席了。
关上房门的时候,方念真隐隐听到赖氏的训斥声:“八百年没吃过好东西了?看看你们那副没出息的样子。”
方念真摇了摇头,杜家这几个闺女,比她上次去的时候还要麻木了,也可能是进了城不自在吧,反正一个个地低着头,都不敢抬头看她。
“唉,跟二丫比还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