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相機的聲音落定,蘇黎才放下手。
那人走過來,誠懇的伸手道:「蘇小姐,不知道能不能採訪你?」
蘇黎微愕了下,笑道:「你是不是問錯了人,我的身上沒有任何報導的價值。」
那人卻搖頭都:「不,我覺得你是有故事的人。」
他目光落在她包里落出來的相機,問道:「你喜歡攝影?」
蘇黎笑笑,不太想和陌生人說的太多:「不早了,我趕車,張記者再見。」
那人看出她的生疏,也並未強求。
只是笑笑道:「後會有期。」
她既然接下了蘭城的項目策劃案,那他們自然是有機會碰面,因為他是此次項目全程跟蹤記者。
目送蘇黎上車,那人轉身離開。
吳局的動作很快,第二天下午便安排了人過去接替蘇黎的事情。
她要走那些孩子自然捨不得,一個個哭的像個淚人,直到蘇黎安慰說還會回來,才罷休。
踏上那輛車的時候,蘇黎的心情是沉重的。
J市是個旅遊勝地,但是蘭城這個縣城卻是最貧窮的地方這一。村上那些孩子的生活條件,更是艱苦。
她給蘭城投遞那份策劃方案的時候,心情是複雜的。
她的初衷是想改變那些孩子的生長環境,讓一切變得更好,可每一次改變的背後,都意味著會有犧牲。
最先要被打破的,恐怕就屬這片寧靜。
可是這片寧靜,如果不是她來改變,也會有其他人來改變。
與其是別人,那倒也不如由她來。
車子一路駛去小鎮,然後開去縣城。
她的住宿的地方,已經被安排好。
難得在蘭城還能找到一個有網的地方,有線的,那也讓蘇黎很意外了。
有網倒也好,這樣她接下來的工作也能方便些。
時隔兩年多,網絡上關於江城,陸一鳴、還有關於她的那些新聞早已淡泊下去。
蘭城最先需要弄的,便是一條通往山村的直行道,但是通往那一條村莊,上面一直沒有確定。
蘇黎給出的方案,就是她支教的那個村子。
那裡四面環山,中間是湖,再沒有比那個地方更適合實施她方案的地方。
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到位,實施起來非常之快。
蘇黎僅剩下要做的,便是負責大型演出的指導工作。
但凡出來度假的,都是生活在大城市,生活節奏較快的。既然出來便是要放鬆,她籌備的演出已輕鬆,返璞歸真為主題。
遊客看完演出之後,直接安排在山村的農家小院休息,體驗田園生活。
她這場策劃的主題,是要回歸自然,找尋最真實的自己。
三個多月的時間,整個蘭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知道這個地方,這裡的孩子也會有機會走出去,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宣傳片出來的時候,吳局特意叫人過來叫上蘇黎,一起過去看了宣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