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燕同志,真是巧啊。」
李棟有些天沒見著梁曉燕,沒想到在這邊碰上了。
梁曉燕提著盆子等生活用品,這是準備出門啊。
「你這是去哪兒?」
「去里山公社。」
這不水利站的任務,梅雨季節來臨之前要檢查一下各個公社水利工程現狀,制定梅雨季節水利站的工作。
「去里山公社, 我載你一程吧。」
「不耽誤你事情吧?」
「我也沒啥事。」
李棟心說,這倒好,來時候送爸爸,回去是閨女。
「走,上車。」
梁曉燕一愣,這三輪摩托車是李棟,她還以為李棟騎著突突類似摩托車的怪車,沒想是三輪摩托車。「這是?」
「上次不是外貿單子,這算獎勵吧。」
李棟發動摩托車,梁曉燕坐進車斗里,工具箱和自己衣物,盆子放好,李棟掃了一眼這盆子有些眼熟啊,這不是上次自己給梁曉燕配的嘛。
一路上,李棟和梁曉燕聊了這次工作,這是梁曉燕第一次參加梅雨季節具體工作,梁曉燕還挺興奮,至於里山公社一些水利工程在山裡,交通不便利這些因素,梁曉燕倒是沒多考慮。
相對還覺著, 艱苦些才好呢,為了四個現代化, 梁曉燕同志不怕吃苦,不怕累。
思想境界,完全不是李棟能比的啊。
回到里山公社,梁曉燕要去公社報導,安排具體工作,李棟送到公社門口就沒進去了。
「棟子,等下。」
「剛遇到宗紅兵,他本來是準備給你送電報了,我說你進城了,把電報放我這裡,回頭交給你,給。」
電報誰發的,李棟接過來是黃勝男,喬治和瑪麗給黃勝男打了電話,小說已經談妥了出版的事宜,再有一個就是他們帶回去手提籃樣本,不太受歡迎。
可能不會繼續訂購下一批手投籃了,前邊李棟挺高興, 小說出版, 只要賣的好, 自己絕對賺一筆美元的,可接下來的消息就不太好了。
「小工藝品十分受歡迎?」
李棟嘀咕,小工藝品,是李棟編制送給瑪麗,比如小籃子裝水果,還有小小杯套,還有一些類似小擺件小竹簍,縮小版,李棟學著編送靜怡玩。
瑪麗見著挺喜歡,李棟送了一些,沒想到,這個倒是挺受歡迎的,手提籃倒是可能會遇到滑鐵盧。
李棟真不知說啥好了,得,瑪麗的意思訂購一批竹編小工藝品。
再有就是房子的事,談好了,李棟把電報塞進口袋裡。「謝謝你啊,為民。」
「跟我客氣啥。」
李棟想起一事情來。「為民,我那輛車黑老鴰打算出手,你幫我問問有沒有人要?」
「你那輛車要賣?」
高為民有些意動啊。「你打算賣多少錢?」
「五百左右吧,要是熟人便宜些沒問題。」
李棟心說,不知道高為民買不買啊。
這車子還是不錯的,李棟賣不用工業票,車票之類的。
「五百?」
高為民一合計,不算太貴,畢竟摩托車,自己要買了,自己和高敏上下班可要省力氣了,進城也方便不少。「棟子,我想買下來。」
「為民,你要買,四百五。」
「這怎麼好意思啊。」
「不行,五百就五百。」
「為民,別人五百,你四百五,要不然我可不賣了。」
「行,四百五。」
李棟心說,這傢伙又有錢了,四百五十塊錢不錯,先藏著,回頭買肉,買酒,買煙,男人嘛,咋能沒點私房錢。「這樣,你看那天有時間,我載你進城,我車子放城裡小院呢。」
「行,後天吧,我休息。」
「那好,後天早上,供銷社。」
李棟約定好時間,地點,騎著三輪摩托車來到郵電局。
「李棟,你買新車了。」
郵電局裡胡欣一臉驚訝。「這車真好看。」
「還行。」
「我拍個電報。」
李棟給黃勝男拍了一個電報,麻煩她把兒童時代讀者來信搬到買下小樓里,又給兒童時代發了電報,關於搬信的事,再有一個就是第二部韓皮皮稿子的事。
「李棟,這些是你的信件,我給你撿出來了。」
「這麼多?」
這一捆一捆的,李棟看著頭皮發麻,看了紅高粱還是挺受歡迎的,李棟有點擔心,這書越受歡迎,可能引起的爭論越大,高站長雖然沒明說,可李棟聽出意思。
不少人對紅高粱有意見啊,李棟把一捆捆讀者來信搬到車子上。「謝謝你啊,胡欣,送你本書。」
上次新華書店買的人民文學,李棟拿了一本遞給胡欣。
「人民文學,太謝謝你了。」
「太客氣了,那我先走了。」
突突回到韓莊,李棟把一捆捆信給搬回屋裡。「這要看到什麼時候啊啊。」
「先看一捆吧。」
李棟用了下午半天時間,看完了一捆讀者來信,爭論不少,將近四成讀者認為小說太過魔幻,還好沒有提到意識形態之類問題,李棟鬆了一口氣。
看來還是座談會的時候,得罪了老同志啊,李棟這個不講武德的年輕人,想要上位難了。
「自己還不稀罕這東西呢。」
李棟收拾一下接著小娟和張寶素回來了,再次進入緊張的高考備考複習,有兩個小丫頭盯著,李棟這個高考家長還真沒的閒的時間。
「還好,明天參加活動。」
李棟真怕了這兩個丫頭,學習到十點半,李棟發現自己記憶力太好了,政治這門課幾乎不用擔心,只不過物理和化學,李棟有點頭大,為什麼是理科啊。
一文科生學轉學理科,這簡直要命啊。
「算了。」
行不想了,希望試卷沒有變,李棟只能先安慰自己。
第二天一早,韓國富帶隊,李棟和韓衛國,韓衛東,四人出發了。
李棟他們到的時候,這邊已經不少人了,李棟發現畢卡索和畢慶祝早早就來了,畢卡索見著李棟,趕緊轉頭,開玩笑,畢慶祝更是當沒看著韓國富。
邊三輪車,太亮眼了,一群人盯著。
「這就是韓莊的那個知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