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些『神仙』手段。」
作者有話要說:
呼~雖說正文完結了,但是番外還沒寫完。
因為正文完了,所以心中一直憋著的氣就散了,番外一直不知道怎麼寫,而且加上最近學業很忙,就到現在才寫完。
古代篇實際上我是想著重寫上一篇結尾處的「女兒成長計劃」的,但是,我發現我不太會寫萌萌噠的小孩。
結果這一篇我發現我還是寫了女主事業的發展。
不過「女兒」是不可能不寫的,另外一隻很心水的現代篇還要在後面。
要不要寫「現代人」對於「木怡」的歷史評價呢?
看文的時候這種內容感覺很爽,但是自己沒有寫過,估計也挺有難度的,我是說如果想要寫的逼真一點,像是在引用古文,確實挺考驗水平的。
第150章 古代篇(三)
木怡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她說要開義校,八個月後,義校就在全國範圍內如雨後春筍一般建了起來。
就目前來說,已經基本上做到了一鄉一小學,一縣一中學,一州郡一大學。
小學只要適齡就能進入,免費學習,中學和大學則需要考核。
唐朝地區劃分為州(郡)、縣、鄉、里、村、保、鄰,其中地方上只有兩級政府:那就是州府和縣,但此時各地逐漸形成了新的「鄉里制」。
《通典》卷三《鄉黨》載:「大唐令:諸戶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五家為保。每里置正一人,若山谷阻險,地遠人稀之處,聽隨便量置。在邑居者為坊,別置正一人,掌坊門管鑰,督察奸非,並免其課役。在田野者為村,別置村正一人。其村滿百家,增置一人,掌同坊正。其村居如滿十家者,隸入大村,不須別置村正。」
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
小學一詞並非是後世人新創的,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小學,小學教導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而大學則教導學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