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失笑。
坐上进宫的轿子,寇准才把收在怀里的木匣子拿出来。
匣子是普通的匣子,没有任何纹饰。
打开匣子,是数卷泛黄的书。
寇准压下内心的激动,翻开第一卷 。
朝堂之上,赵受益偷偷瞄了寇准一眼,见他神游天外,就知道他看了自己辛辛苦苦给他编出来的军事教材。
刘恩果然适合演戏,看把寇准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应该是真以为自己得了仙人授。
其实真实历史中的寇准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但谁让这是魔改版玄幻宇宙呢,寇准本人死后都要去当阎王,活着的时候得了几卷天书兵法又怎么了。
完全没问题。
那几卷兵法还是他和刘恩辛辛苦苦照着系统提供的资料编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寇准该怎么发动群众,怎么训练民兵,怎么打游击战,怎么坚壁清野。
契丹属于侵略者,非本土作战,本身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占,再加上不可能携带很多粮草,所以只要把战线拖长,不让他们抢到粮草,契丹没有粮吃,不战自败。
毕竟契丹对宋军的优势就是骑兵多,而骑兵都是耗粮大户,没有粮草,人还不说,马先饿得走不动道了。
所以宋军想要抵御辽军的侵略,一种办法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这个做不到,边境没有天险,还修不起来防御工事。
另一种办法就是坚壁清野,组织人民群众打游击。
没有山林,那就挖地道,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耗到契丹没了粮草,这一仗就算打赢。
但游击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边境城市常年被契丹骚扰,对于契丹有畏惧,有仇恨,对于中央朝廷却只有轻蔑别人不知道,边境上的人还能不知道你宋军的底细?
都是软脚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时候你让他们跟着朝廷派来的人一起抗战,怎么可能呢。
所以赵受益要派寇准去。
寇准曾在澶渊之盟那时候带领宋军抗击过契丹,结果不能算太好,也不能算太坏,但已经是这几十年里很漂亮的一仗了,至少比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要强的太多了。
边境人民对于寇准是有信任在的,只有让寇准去,此役才有胜算。
毕竟他们也不求能赢得多漂亮,只求别输的太惨烈。
况且边境民风彪悍,和契丹也有血海深仇,地利人和宋军这边都占了,胜算还是很大的。
至于寇准会不会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
赵受益只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不是宋真宗,更不是宋太宗宋太.祖。想要强大的军队,就要承担武将造反的风险。
想要降低这种风险,办法有的是,但把军队改造成一坨*,让军队无力造反,更无力御敌,则是其中下下乘。
反正他有金手指,随时监控寇准的忠诚度就好了。
想到这里,赵受益打开寇准的属性值面板。
由于他查看寇准数值的次数太多了,系统已经把寇准设置为了经常访问的界面,快捷方式就在首页,根本不需要面对寇准,就可以查看。
看见那依旧高达97的忠诚,赵受益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我架空皇帝,操控朝政,干预立储,但我知道,我是个忠诚值高达97的大忠臣。
至于那高达99的野心
赵受益只能选择性失明。
反正依照寇准的行事逻辑,他是不可能起兵造反的。
而且寇准年纪大了,在朝廷里人缘也说不上好,等过几年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直接致仕,这种臣子,你防他造反都是白废力气。
所以赵受益还是挺信任寇准的。
辽国入侵如何抵御这种大事不是在大朝会上能够商讨的,散朝后,刘娥把赵受益打发去写作业,领着寇准和几个文武重臣去了御书房。
赵受益写着作业,把刘恩打发去听墙角。
一个时辰后,刘恩回来了。
寇准和刘娥达成一致,由寇准兼任枢密使,带兵十万,至河间府迎敌。
第10章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宋朝官制中,枢密使是掌握最高军事权力的官员,但大多由文人担任,以防止武将专权。
赵受益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外行指挥内行在哪里都是最容易出事故的配置,更何况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再加上宋朝为了压制从五代十国流传下来的尚武风气,刻意贬低武人的价值,导致宋代的读书人既不习武炼体,也不钻研兵书,对领兵打仗不精通,更不屑于精通。
然而真正到了战场上,掌握最高决策权的竟然还是这帮文人,这也就不能怪宋朝外战无能了。
让一群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文人统领千军万马,还指望着能驱逐鞑虏,保家卫国,这怎么可能呢。
也就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因为被金朝打傻了,统治阶级才稍稍放宽了对武人的限制。
但岳飞该杀还是杀,所以整个宋朝的尿性是从头到尾一以贯之的。
宁可被外敌摁在黄河里打,也不愿意给武将一点点自主性。
宁予友邦,不与家奴,就是这么有原则,略略略。
寇准平生以出将入相自诩,认为自己是文武全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放眼整个大宋,像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一只手可能不够数,两只手肯定数得完。
指望着这种社会风气下能够多出几个善于统兵的文人,那不现实,还不如指望契丹幡然悔悟,愿归王化来的实在。
想要彻底改变宋朝积弱的形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赵受益只能先治标后治本,把今年契丹入寇这个坎先跨过去再说。
也不知道寇准领着十万禁军走到哪了。
寇准领着十万军队已经快要抵达边境了。
为了防止军队和民众之间发生感情,宋朝军队频繁换防,每隔三年就要把全国各地的士兵全都调换一遍,因此宋朝的军队,尤其是战斗力相对较强的禁军,对于打仗可能不太擅长,但对于迁徙那是十分的擅长。
沿途的官府民众也早已习惯了军队每隔几年就要打家门口经过,征集物资补充军粮按部就班得有些麻木,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军队开走了都不知道这一支是要去打仗的,只是有些疑惑怎么这支军队路过的时候没到城里瓦肆找几个姑娘乐呵乐呵。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寇准带队来到了河间府。
河间府就在边境附近,与契丹辽国的南京离得不远。
辽国若南下,第一站必定是河间府。
若占据河间府,不仅可以以此作为攻占宋国全境的桥头堡,更可以向东至黄河边上,逆流而上直抵宋朝国都汴梁。
汴梁附近无天险,还有条黄河流经,黄河上边又不能加盖,是个人都能划条小船直入京师。
难怪宋朝皇帝一开始打仗就想着迁都,不打仗的时候就想着给都城修城墙。
就是没有安全感闹的。
后来黄河入海口数次北迁,宋朝皇帝害怕入海口最终迁到辽国境内,被人顺着黄河摸到老家,还开展了史称三易回河的大工程,历时三代人,妄图以人力干预黄河的入海口迁移。
入海口迁没迁回来不知道,反正黄河下游是因此发了大水灾,直接冲毁半个河北,淹死平民无数,伤天害理,无过于此。
河间府下辖有瀛洲,寇准驻军瀛州,传令城中,接管一切军民政务。
寇准在朝中是宰相,出兵在外又加封了枢密使,级别不可谓不高。
瀛州长官见他来了,二话没说就让出府衙,恭请相爷入城接管瀛州。
寇准到瀛州的第一天,就命人拣选耳聪目明的人充作斥候沿着边境日夜了望,看到辽国大军来了就回城禀报。
又翻阅了州府内的户籍,将瀛州下辖几县、每县各下辖几村都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