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模作样地转过身来,跟文武百官道:众卿家中的父母,也这样溺爱孙辈吗?
既然刘娥是打着给孙子求封的名号将这件事情提出来的,他自然也得配合着把戏演下去。
众官员都纷纷附和,没有一个人再对册封公主之事提出任何异议。
太后都连你要是还认我这个母亲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还反对册封公主的话,是想要皇帝不认母亲了吗?
赵受益眼看着戏唱得差不多了,收住话头,又开始商议其他正事。
等一个多时辰后,该议的都差不多议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赵受益道:行了,众卿都回吧,有什么事情日后再说。
包拯出列:官家,臣有事要单独禀奏。
赵受益道:那你一会儿到政事堂找朕。
政事堂是他平时在宫里召集亲信重臣开小会的地方。
包拯点头称是。
赵受益出了崇政殿,先在偏殿里用了点饭,又去政事堂找包拯。
包拯已经等在廊下,赵受益走到他身前,笑着问他:包卿,什么事情不能在崇政殿里说?
包拯道:官家打算什么时候废黜刘后,应李妃娘娘还朝?
赵受益道:如果是此事的话,那朕自有安排,卿家不必再提了。
包拯道:官家是否不打算为李妃娘娘洗刷冤情了?
赵受益道:此事朕自有分寸。
他看出来了,包拯今天就是专门来给李妃找场子的毕竟好好的一个李妃进了宫,到现在宫里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反倒是刘娥又上朝了。
他转身欲走,却被一股大力定在了原地。
他惊愕地低头,却见包拯拽住他的袖子:官家!请官家迎太后还朝!
第106章
赵受益震惊地看着被包拯拽住的袖子:那个,包卿,你先放开朕,咱们有话好好说?
他做了好几年的皇帝了,做皇帝之前也是太子王子。像他这种身份地位,有资格对他动手动脚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宋真宗认识他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缠绵病榻,想管教他也有心无力。寇准和刘娥两个向来讲究攻心为上,一根手指头都没动过他。八贤王和狄王妃就更加不可能了。
因此,这也是他穿越十几年来头一次被人拽住袖子不让动弹。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的挺奇异的。
包拯放开了他的袖子,正色道:官家究竟打算什么时候废黜刘后,迎李娘娘还朝?
赵受益抚平了袖子上被拽出的褶皱,温声道:朕说了,此事急不得。包卿也看见了,现在朝堂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忙得连册封太子的心都没有了,哪有功夫去迎太后还朝。等眼前的几件事情都解决了,闲下来,再议太后之事不迟。
包拯道:官家富有四海,日理万机,哪有闲下来的时候呢?眼前的这几件事情平定了,自然会有新的事情出现。只要官家愿意,总可以一直拖延下去。
赵受益叹道:包卿
还真叫包拯说中了,他还真是这么个想法。
等这一波事情忙过去了,自然还有下一波事情。皇帝是永远不会闲下来的。
至于李娘娘,就自然可以无限期地在凤宸宫里身份不明地住下去了。
包拯道:官家为何不愿认回李娘娘?
赵受益苦笑:非是朕不愿意认回李娘娘。李娘娘是朕生母,母子亲情,朕如何不愿意认回她来?只是时机实在不对。眼下国库吃紧,北方局势未定,咱们应以安静守时为重,近期不能再有什么大动作了。朕连太子都册封不得,何况是迎回太后这么大的事情呢?
包拯定定地看着他:事在人为。官家从来都不是屈服于时势的人。当年扬州茶难,各方局势如此险恶,官家毅然毁佛,亲下扬州,劝服海盗,解了危局。年前黄河决口,半壁江山遭难,西北战事未定之下,官家以工代赈,在各地修起了百年不坏的水泥堤坝。官家说如今北方局势未定,可如今北方的局势比起之前战时如何?官家说如今国库吃紧,可如今的国库比起当年茶难之时如何?
赵受益沉默不语。
包拯继续道:当年如此危局之下,官家都能绝处逢生,想出破局的办法。怎么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难关,就吓得官家连亲生母亲都不敢认下?究竟是官家审时度势,认为如今不是认母的好时机,还是官家根本就不愿意认下李娘娘?
赵受益四下环视,见此地除了他和包拯刘恩之外没有第三个人,不由得笑道:怪不得包卿不愿意在崇政殿禀奏此事。
这话确实不好再叫他人听见。
包拯的意思是指责他不肯为了认回李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你当皇帝好几年了,我跟着你也有好几年了。咱们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啊?
别跟我扯什么时局艰难朕有心无力之类的屁话。
之前时局更加艰难的时候你不是也混得挺好的吗,怎么现在风平浪静了,你反而成了缩头乌龟了,连亲娘都不敢认?
赵受益暗叹。
包拯是个直性子,眼里容不得一粒沙。李妃确实是他的亲娘,也确实被人陷害得失去了太后的尊位。陷害她的那个人,也确实踩着她的血泪成为了皇后、成为了太后,被万民景仰。
李妃确实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对于包拯而言,这就足够了。
这就足以使他为了替李妃洗刷冤情不惜触怒皇帝,只为求一个公道了。
赵受益暗道,这谁都不能怪,要怪就怪他那个墙头草窝囊废的亲爹。
你为什么要对两个妃子许诺,说谁先生下皇子谁就封为皇后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刘娥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这不是鼓励她进行不正当竞争吗?
你要是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等待两位妃子生产。到时候李妃生了个儿子刘娥也生了个儿子,你就挑你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喜欢的女人立为皇后不就得了。
这样你还能同时拥有两个儿子,双保险,不至于死了一个儿子之后沦落到只能过继兄弟家的儿子。
至于闹成如今这个局面吗?
不过这也确实是为难了他那个嘴上没把门的亲爹了。
赵受益摇头:包卿,你可真是
可真是让他无话可说。
要是按他心中所想,他确实不愿意将李妃认回来。
好端端地,谁愿意平白给自己认一个妈回来呢?
他又不是土生土长的宋仁宗,天然地对自己的生母有感情。
他是个穿越者呀!
生恩不及养恩大,李妃没有抚养过他一天,他七岁之前的母亲是狄王妃,七岁之后的母亲是
好吧是刘娥
不提也罢。
平常的人家,认回来一个新母亲,不过就是多个人口多双筷子的事情。要是像他现在这样有正当理由可以将旧母亲赶出家门的话,连一双筷子都不必添了。还是这么多的人,还是这么多的筷子。
顶多就是左邻右舍串门子的时候发现,哎令堂怎么换人了,我记得之前的令堂是个容长脸,怎么现在这个令堂是圆脸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