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路上,李琴一直心情鬱悶。等了那麼久,心情不好也是正常的,可這也怨不著劉凱啊,自己事先也沒有和人家打招呼,人家並不知道你要來,什麼事總得講點道理吧。李琴自己在消化怨氣。
可怎麼消化這氣就是不順呢,忽然的就莫名地感到委屈,有一種想放聲去哭的衝動,可這是在公共汽車上啊。
李琴抑制住哭聲,可眼淚確是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她內心痛苦著,是針扎般的心痛;她感到很委屈,是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委屈。
劉凱回到宿舍的時候,母親和小高老師已經包好了餃子,就等劉凱回來好煮餃子。
「回來啦,把李同學送走啦?」她母親問他。
「嗯,她走了。」劉凱悶聲回答。
「我馬上煮餃子去,你們倆嘮啊。」說完劉母就來到走廊上準備煮餃子。劉凱宿舍里是不允許做飯的,那裡的好多人,都是在走廊上放個煤油爐,做點簡單的飯菜。
劉母離開後,屋裡只剩下劉凱和小高老師兩個人了。劉凱想起李琴生氣地離開的,心裡不好受,加之母親添亂,留下小高在家中吃飯,他心中就更加鬱悶,現在看母親又有意躲出去,他就更是不痛快。
不痛快歸不痛快,可也不能太明顯地表現出來,這小高老師第一次到家裡做客,大面上也得過得去啊。
他隨手將柜子里的幾本雜誌拿出來,遞給小高老師兩本:「看看雜誌吧,很好看的。」
「哦,謝謝!」小高老師接過雜誌翻看著。劉凱自己也在那隨意信手翻著看。兩個人都沒有多說話。
劉凱母親煮好了餃子,三個人開始吃飯。
「小高啊,多吃點,這可是頭一次在阿姨這吃飯,嘗嘗你自己包的餃子。」劉凱母親邊說邊給小高老師夾餃子。接著又說:「頭一次過來,就叫你也動手包餃子,真的不好意思啊!」。
「看阿姨說的,沒事的,其實我也沒幹什麼,阿姨您客氣啦。」小高老師笑呵呵地回應。
「沒想到你還這麼會幹活,餃子包得比我還好,一看就不是嬌生慣養的孩子。」劉凱母親誇獎她。
「阿姨,我六歲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了爸爸,我從那時候起就開始自己學做飯了。後來我爸娶了後媽,後媽自己還有兩個孩子,她怕兩窩孩子到一起打仗,就很少到我們家來住,我爸就經常過那邊去住,家裡很多時候就我和我弟弟兩個人,都是我做飯給弟弟吃。」
「夠可憐的孩子……」劉凱的母親聽得心裡挺難受,看來這是個苦命的孩子。
劉凱本來是對這個小高老師有偏見的,今天聽她敘述自己的身世,也陡升出幾分同情。
「後來你讀了師範嗎?」劉凱問道。
「是的,我的初中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我是希望考高中,然後再考上大學的。到大學讀書,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可是家裡的情況不允許我有所奢求,後媽不工作,爸爸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六口人,日子過得很緊巴。所以,爸爸希望我讀師範,為的是早一點工作,好減輕家裡的負擔。」小高老師娓娓道來,平靜的語氣叫人感覺她是在敘述別人的故事。這是個很成熟的女孩子。
吃過飯以後,小高老師就要走了,因為是晚間,劉母不放心,便叫劉凱送她。
這小高老師是臨時住在一個親屬的家裡的,小學校沒有獨身宿舍,教職員工都需要自己解決住宿的問題。
這是個從小摔打出來的獨立性很強的女孩子,她最清楚她此刻最需要什麼,她需要的是一個屬於她自己的家,她需要家庭的溫暖,她不浪漫,她非常實際。她很聰明,她最能看出眉高眼低。
從打和劉凱第一次見面起,她就覺得這個小伙子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她期盼著劉凱的回音,可是等了很多天之後,她得到的卻是令她失望的消息,可她並不死心,她想哪怕有一線的希望,她也要去爭取。
她其實是看到了一線希望的,那就是劉凱的母親。她感覺到劉凱的母親是看好自己的,只是劉凱還在猶豫,她想找機會能和劉凱再見到面,她要最後努力一下,她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小地方就是地方小啊,隨便轉轉就可以看到熟人,這不,劉凱和她的母親到街心公園去,被她看見了。
機會來了,不能錯過了。她急急忙忙地也往街心公園走去,她遠遠地看著他們娘倆往花展的地方走去了,她便從公園裡的另一條路快速地繞過去,佯裝和他們走個頂頭碰。
果然劉凱母親滿心歡喜約她一起走,她一路上絞盡腦汁討劉母歡心,她要從劉母這打開劉凱的心門。
看到劉凱送自己,她覺得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你回吧,我自己能走。」她故意剛剛走出宿舍就這樣說,因為她覺得在這漆黑的夜裡,劉凱不會放心自己走回去。
果如她所料,劉凱沒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