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這次的招生屬於教育改革試點招生,要求的選拔對象為工人、農民、解放軍中政治表現好、生產勞動突出的青年。
全公社只有兩個名額,可全公社共有九個生產大隊。怎麼分配?
公社領導班子最後決定,一個大隊上報一個人選,然後再優中選優拔出兩個。起初準備考試選拔,後覺不合適,最後決定推薦表現最突出的兩位生產勞動能手。美花他們打電話詢問的時候,那兩個人已經到大學報到了。
這是個非常令人失望的消息,美花木然地掛斷電話。她又經歷了一次從喜到悲的過程,上一次是留城直接分配到工廠的指標因她的母親成份的原因,美花不得已放棄了。
美花就是美花,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看似打擊看似絕望的消息面前,她會很快靜下來慢慢理頭緒,會表現得少有的成熟和冷靜,這「每臨大事有靜氣」的心胸,是她在母親張媛被批鬥期間,殘酷的現實催生的。
理好了頭緒的她,立刻從絕望中走了出來。因為她在這絕望的裂縫裡,看到了希望之光。
她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按照這樣的推薦標準,自己和那些埋頭在生產第一線的青年比,確實沒有優勢。因而不應該有所抱怨,應該只有感恩。她很感謝大隊的領導班子,能把她推薦上去,她也明白了高學文的良苦用心。
大學已經招生,就像堅冰已經開始融化,趨勢定是勢不可擋。
這次落選,其實是在自己的心中點燃了希望之火。今年不行,自己可以努力,明年再試;明年不行,可以爭取後年。只要自己不放棄,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現在,她很慶幸自己被精簡下來,不然,在大隊機關工作,可能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