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言之有理,陛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實在是很沒有新意的大「合唱」。
「陛下是上蒼認定的明主,百姓們都是實話實說。」
「在陛下的帶領下,我大慕定會欣欣向榮、走向繁榮富強!」
「臣以為陛下所言有理,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新政是要推行的, 什麼東西都沿著老一套去做, 難道還能有進步?」
「臣也贊同陛下說的, 將這第一批的紅薯交給浮水七郡去種、去留種。但是臣建議司農司需分派多位善於種植、對紅薯品性了解的官員隨同前去,指點七郡種植。」
大司農聽到此話,當仁不讓地應了下來,「幫助浮水七郡的百姓們種植紅薯,司農司義不容辭。」
當然,也有臣子是鐵血的攝政王黨派,或是有什麼把柄落在了攝政王手中,根本不可能背叛。
身為攝政王黨羽,哪裡有頭頭都站出來說話了,小弟們不出來張羅附和的道理?
因此,眼看著支持女帝的同僚們聲勢愈發高漲,終於有臣子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陛下一心為了受災的浮水七郡,相信浮水七郡的百姓們都會為此感念、記在心裡。可是紅薯畢竟才是第一次收穫,便算是大司農所言句句屬實,但浮水七郡中最近的潦原郡離我盛京也有五百餘里路,萬一紅薯適合在盛京種植,卻不適合浮水七郡的地形氣候呢?」
他這話還算有幾分道理。
完全倒戈向女帝的臣子在心中想著利弊。
又有臣子繼續站出來說:「陛下,趙大人和王爺說得並非沒有道理啊,如今浮水七郡受災,微臣也焦急地五內俱焚,恨不得與百姓們同患難。」
「但是紅薯馬上就推廣到浮水七郡,官府帶頭、再挑出部分的百姓們種植,陛下可有想過,萬一紅薯在浮水七郡的產量還不如他們原本種植的作物,恐怕百姓們如今對陛下的信任與愛戴也會生了間隙啊。」
慕姝眼神淡淡地往說話之人身上瞟了一眼。
倒是會拿話堵人。
她望向站在百官之首、脊背挺直卻面沉如水的攝政王。
對方一直沒有說話,現在察覺到她的目光,也直直地望了回來。
倒像是再不帶絲毫掩飾了一般,面上毫無敬意。
慕姝心下一跳,垂在面前的冕旒也隨之晃動了一下。
她止住了就要與那兩個臣子爭論起來的戶部尚書等人,懶懶地揚了揚手:「都住嘴吧。」
「朕意已決。」
群臣心下一跳。
這是女帝一次,直接連商量的架勢都懶得擺出來,也沒找個藉口,直接「獨斷專行」地下了命令。
也不對,女帝下完命令之後又輕飄飄地開了口,語氣清冷不帶怒意,但話中含義卻讓群臣心驚肉跳。
「今日,朕對諸卿再提一個要求。」
「日後但凡要反對某件事物,勿要只在舌根上唱著反對、抗議、威脅這一套,請拿出更行之有效或值得商榷的方法、意見再來獻言。」
「朕今日欲要推行紅薯種植,一有司農司經驗成果喜人在前;二來,便是如方才那位愛卿所言,紅薯假若不適合在浮水七郡種植,朕也會為浮水七郡的百姓兜底,左不過試驗幾個月的時間,失敗了朕再損失些錢財糧食,朕自會想法子補上這分漏洞,又不需愛卿們掏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