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也都隱約知道,女帝手中似乎還有一支眾人所不清楚的隱秘的強大力量,指不定現在就在暗處看著。
滿朝文武,擺明了是在這紫宸殿上演戲給女帝看呢。
而在群臣眼中,他這個最早不惜得罪攝政王,就旗幟鮮明地站出來支持女帝的宰相,就是正宗的女帝心腹。
都想從他的態度中探知一二。
現在將他圍在中間,也想他先做點什麼。
宰相一張風骨凜然、憂國憂民的面上滿是肅然。
他眼睛微微眯了眯,想到這些日子寄出去還未收到回復的密信。
今天是不是回府後再寫一封?
不過,當下,他這個宰相還真的不能什麼都不做。
於是,「耐心」聽完了圍在自己周圍的大臣們的討論的李申青,面色正氣凜然地說道:「諸位大人的意思,本相已然知曉,身為臣子,上述己見是我等分內之事,無論陛下如何定奪,但諸位大人的建議,本相定然代為帶到。」
「本相現下便去求見陛下,諸位大人可有願同行的?」
群臣「心滿意足」地停止了討論。
說實話,女帝發怒,有點嚇人的。
說來奇怪,儘管女帝只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但冷著臉那一身氣勢卻無比攝人。
最主要是他們被打臉了一次又一次,實在不敢當著這槍口上撞上去。
因為,他們已經能猜到女帝聽見反對會說什麼了。
「那愛卿可有助大慕兵力提升之法?」
「朕還未見識過愛卿的帶兵領將之才,不如現下便回府收拾了東西趕往邊境?」
「這位大人,你只提反對,卻絕口不提建議,這樣的差事,隨便大街上拉一個三歲稚兒也能做……」
大概就是諸如此類的。
不知為何,女帝說話大多數時候還是很禮貌的,也沒有發怒到失去理智、情緒失控。
但那冷淡的語氣帶著淡淡的嘲諷,卻總能將人諷刺地不敢抬頭、顏面全無。
但他們又覺得女帝說的沒錯。
你行你上,能提建議就提,出口沒有任何作用乾脆就閉上嘴巴……
因此,他們現在不敢頂風就去玉清宮門口求見。
在這紫宸殿上做戲也大都說出了一點自己的見解、儘量顯得言之有物一點,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相信他們說的話,回頭就會被呈上在女帝案桌。
剩下的,就要靠宰相了!
宰相真的是不容易,但身居高位,就該承擔更多。
「我等在宮門外靜候大人佳音。」
意思就是,宰相大人,您還是獨自一人去見陛下吧。
定遠將軍袁尚青本來是想跟上去的,但腳步一動便被素來與他交好的兵部侍郎給拉住了。
身材魁梧、面色不太好的兵部侍郎皺眉制止他:「我勸你不要去自取其辱。」
袁尚青虎目圓睜,「你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