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來不及將朝堂上未徹底歸順的臣子清掃或收服,昭襄太后就逝去。
在她活著時一向戰戰兢兢的朝臣頓時活躍起來,憂皇后是昭襄太后侄女,日後同樣干預政事,所以借著皇后數年僅誕育一女而無子的罪名,連連向皇上上奏請廢后另立。
皇后生李昭華時走過一趟鬼門關,身體勉強養好卻不適合再生育。
他不允廢后,更不允拿她性命去賭個兒子,一直與朝臣僵持。
然而焦南郡王可以與無子的王妃一生一世一雙人,得了皇位後的他卻得擔起更多責任,至少明面上得有皇子繼承人。
在政令屢屢推行受阻後,皇后勸了他退讓,同意選可用之臣家中女納為妃以作拉攏。
後宮能安養這些女子一世,接連出生的孩子也消除他無後繼者的流言。
至微服遇見梅昭容那年,他仍是需選秀,限制卻已放寬到幾乎不存,隨意挑一個就行。
因聽出梅氏的焦南郡口音,回憶起為郡王時與皇后的時光,覺出幾分親切,又聽她說費盡心思得到秀女資格,覺得商戶女比世家女少許多麻煩的心思,那年便最終選定她入後宮。
「朕沒有虧待你們母女,連梅家都授予皇商資格,是梅家蠢到生出不知足的心思,在你出生後想再往朕後宮塞人生皇子,弄出杯下藥的酒,才有許才人的事。」
他咬牙切齒道:「原只懲治了計劃者,因你母妃並不知情,通知了她一聲結果,並未罰她。結果她竟編排謊言,全推到許才人身上,還被你這蠢貨當事實。」
「你們真是蠢得有夠煩的,不止小九不想見你們,朕也不想見,你們母女倆一起,遷出後宮,尋個偏僻行宮住著吧。」
第25章
若是留在後宮裡, 即便皇上下旨意,言明將她們母女貶斥冷宮,逢年過節的時候, 皇后厚道恩賞後宮眾人, 也總還有見面三分情的機會。
遷去行宮不一樣。
若是皇上偶爾會前去避暑或看雪的行宮還好, 至少配置齊全, 適合住人。
可依著他再不想見到她們的描述,必是選定那些空置已久、未來也不會前去的行宮, 怕是習慣了後宮安逸的李玉蟾和梅昭容生活都會不易。
更別提李玉蟾處在適婚年齡卻失去婚約, 母家傾覆,無皇上主導另選婚配者,連出嫁離開的途徑都被堵死, 怕不是就此困死在行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