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僖儀:「他不會是你深櫃吧?愛之深恨之切?」
雲菁:「如果他把帳號下面的廣告共享投放關掉,我也能這麼勸自己。」
雲菁:「還有,他這個截圖……是盜版漫畫頁面吧?」
陳僖儀:「6」
雲菁:「第二部的劇情在第一部都設有伏筆,包括玄幻部分都有預警,又不是狗尾續貂,如果我在乎他們的評論,第一部就已經被罵得銷聲匿跡了。」
陳僖儀感慨:「要不是我知道這是你第二部作品,還以為你在圈裡已經混了幾十年呢。不過說真的,我看有偏激的人已經開始扒你ip甚至是其他帳號了,他們這樣已經算是小規模網暴了,要不先停一陣子?等大家接受了再繼續?」
雲菁發了一張回執單,她已經把網上跳得最歡的那幾個交給了警察處理了。
陳僖儀:「已經完全忘了還可以報警的=o=我這個責編當得可真不稱職啊。」
她也算是新人,《蒹葭刀》火了以後平台有意向把她換掉,最後因為雲菁不同意而沒成功。頭一次遇到這種規模的批評,第一反應是「躲」,這太正常不過了。
因為當年雲菁也是這種做法。
她在漫畫屆嶄露頭角的第一部作品,就被所謂的批評家拎出來批判,當時她剛剛成年,聽了前輩的意見,暫停更新,等到熱度過去,她傳後續的稿件時,那個「前輩」突然在網上指責她忘恩負義,抄襲自己的靈感。
沒有證據,沒有作品,僅憑著兩張合照和對作品後續的講述,這個前輩連同批評家在網上帶起了節奏。
而那個時候備受打擊的她選擇了逃避,甚至是為了避開自己之前的大綱去改後續的劇情,把事情推向了更糟糕的程度。
她在最開始栽的那個跟頭一直到上一輩子意外去世都沒能爬起來。
所以她一直很感激擁有第二次人生,讓她能夠修正自己的錯誤,原諒當時並不成熟的自己。
第61章
《蒹葭刀》第一部的影視化和遊戲化, 已經將漫畫推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第二部的開始評論怎麼說,雲菁都沒放在心上, 她只負責每周更兩畫給責編, 剩下的時間都用在論文和遊戲製作上。
有林淮禮身體力行地教學,雲菁的論文初稿終於在截止日期之間發到了導師的郵箱,這論文一直從單身寫到她已婚,總算得到了導師「還不錯」的評語, 雖然後續該修改的地方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少。
當然, 最困難的還是遊戲製作,能入職國內頂尖遊戲製作工作室的人多少都能帶著些傲氣,這她能理解。
但是沒有人說他們發生矛盾的時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