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開始後, 有記者對他發問:既然證明了是您的設計靈感更早, 那麼我們是不是有理由懷疑, 其實是國外設計師抄襲了您呢?
一向溫雅紳士的陶星宇被這個不負責任的問題激發出了怒氣。
他義正辭嚴地對發問記者說:“我本人就是深受所謂‘有理由懷疑’之害, 有些人認為根據設計稿成稿的先後時間,他們有理由懷疑我抄襲, 於是就鐵板釘釘地給我扣了頂抄襲的帽子。其實設計圖完成的時間,誰先誰後能說明什麼呢?它只是判定抄襲的一個參考項, 但不是絕對項。現在證明了我的靈感成型得更早, 於是您根據時間先後,覺得有理由懷疑國外設計師了, 但您認為國外設計師有機會看到我中學時的作業本、進而抄襲我的靈感嗎?”
陶星宇目視全場, 聲音郎朗:“我認為我們真的只是撞了靈感, 不存在誰抄襲誰的情況。”
谷妙語和邵遠也參加了發布會。他們站在會場最後面。邵遠看著台上的陶星宇,轉頭對谷妙語笑了笑。
“確定過了, 陶星宇是個磊落的男人, 我小姐姐的眼光不錯。”
谷妙語怔了怔, 對他回以一笑。
前面人群里又有記者發出了刁鑽問題:陶設計師,請問您怎麼看待網上有人說您作業本上的設計圖未必是真的,您是買通了鑑定機構才出具的鑑定報告這件事?另外還有,涉嫌抄襲事件是牽涉您和國外設計師兩個人的事,但這份鑑定是您自己單方面出具的,如果他不認可這份鑑定結果,請問您的鑑定在行業內是否還有意義?
陶星宇字字鏗鏘:“第一,我所做的鑑定是司法鑑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二,如果再有人講話不負責任,我會告他誹謗;第三,真巧,有人預料到發布會上一定會有人問出像你剛才問的那種問題,所以她提前幫我做了一件事情。”
陶星宇說到這裡,從桌面拿起一個遙控器,按了下,他身後的屏幕上出現一段視頻。
視頻的主角正是那位國外設計師,他用不甚流利但尚可完整達意的英語在視頻里告訴大家:陶星宇設計師已經聯繫我了,並把他的作業本拿給了我,我和我找的鑑定機構都鑑定過了,他的本子和本子上的設計圖初稿確定無誤是他十幾年前讀中學時的產物。所以我認為,我們兩個人的設計作品不存在誰抄襲誰的現象,我們只是互相撞了腦洞。不過我是用三十幾歲的自己撞了十幾歲的陶星宇的腦洞,說起來陶星宇比我更厲害,請大家為他鼓掌。最後感謝大家關心這件事,但這是一次烏龍。以後還大家請多多支持我和陶君!
這視頻的放出堪稱發布會的神來一筆,整個發布會的氣氛被推向了祥和光明的高潮。
邵遠悄悄望了望谷妙語。
她正全神地看著台上。
這點子,其實是她給陶星宇出的。
她親身經歷過惡性輿論,深知槓精們最願意槓出怎樣的質疑。當初相關部門對月月家的裝修材料進行檢測後,宣布材料符合國家環保標準,不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結果這個結論遭到了網絡上一大片一大片山崩海嘯般的否定和襲擊——材料一定是被換過的,有關部門一定是在說假話。
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她想到在陶星宇的發布會現場,一定也會有人問出“你的鑑定結果你怎麼保證它是真的,你單方面的鑑定國外設計師又未必會承認,請問這樣的結果有意義嗎”之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