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董蘭遞名片的時候,遞出去的是一張名頭為“堂夢投資總裁”的名片。
董蘭低頭看了看名片,不動聲色地微微笑了一下,而後她抬頭和孟千影寒暄:“上次聽到你的消息,還是你和邵遠讀高中的時候。一晃你們都能獨當一面了,我不服老不行了。聽說你已經結婚了?”
孟千影笑著點頭:“是的,我先生叫畢堂,正在白手起家創業,他是我的偶像。”
“白手起家”和“偶像”兩個關鍵詞,是來之前邵遠叮囑她說的。他想通過她和畢堂給他母親在感官意識上做一個投射——看,家世好的人未必就得講究門當戶對。
董蘭笑一笑說:“白手起家,嗯。也挺好。”
孟千影從後面的“也挺好”三個字里,聽出邵遠對他母親的意識投射成功了。
——她怎麼認識了一個那麼雞賊的人。
寒暄過後,孟千影步入正題。她向董蘭表明來意——嘉樂遠非公開發行的申請快要上會了,過會應該沒問題,在此之前,她代表溫暖家對董蘭表明意願:溫暖家有意參加嘉樂遠的定增,認購嘉樂遠的股票。
董蘭半晌無聲,好一會後她笑著說:“讓我聽聽這番操作背後的理由,我得判斷一下想成為嘉樂遠股東的人,是出於一種怎樣的意圖。”
孟千影此行之前,接受過邵遠的培訓。邵遠特意告訴她,會談時把話說得稍微犀利一點不要緊,因為只有犀利一點,才能讓他母親破掉要面子的心理。
於是孟千影有點犀利地告訴董蘭,恕她直言,嘉樂遠的效益近兩年在走下坡路,現在做定增的上市公司很多,那些機構投資者都很謹慎地在擇優,最後就算嘉樂遠的發行申請過會、可以拿到發行批文,也未必有機構會願意出錢認購。
而現在嘉樂遠急需的不只是資金,它還需要提供資金的認購方能夠給嘉樂遠帶來其他資源,助力嘉樂遠效益變好,讓嘉樂遠的市值得到提升,這樣嘉樂遠未來股價才能走高。
而溫暖家恰恰是符合這一切條件的認購方。
孟千影對董蘭說:“董總,溫暖家認購嘉樂遠,其實是兩方之間的資源互換,是行業內的強強聯合。”
為了佐證這個觀點,她擺了一些雙方互惠互利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