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從好好談一場純純的青澀的戀愛開始,也許能讓你開竅。”他開了中控門鎖。“再見,玩得開心。”
邵伊敏下了車,車窗外的空氣冷冽得讓她不由自主一縮,她疾步走進平常愛去的一間麵館,一直走到最裡面卡座,叫了一碗牛ròu拉麵,一邊吃麵一邊等趙啟智。
到了約定時間提前一點,趙啟智準時出現了,邵伊敏出去坐上自行車后座,兩人頂著寒風到了美院。已經放假了,又是周末,來看電影的學生更多了。趙啟智對邵伊敏使個眼色,她順他視線望過去,居然看到了羅音和“戴眼鏡的小胖子”韓偉國,兩人正站在一邊竊竊私語著,樣子應該算親密了。邵伊敏忍笑,和趙啟智先進去找位置坐下,他一邊還在和熟人議論:“怎麼最後一部電影選《走出非洲》壓軸,感覺這部電影相對弱一些。”
其實反倒是這部1986年的奧斯卡獎電影給邵伊敏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影片一開始年老的女主角Karen用沙啞的聲音開始講敘:“IhadafarminAfrica,atthefootofNgongHills……”,她就被深深吸引,當男女主角在高空中握住手,優美抒qíng的主題音樂鋪天蓋地而來,邵伊敏發現自己頭次毫無距離地深深沉浸到了別人編的故事裡面。儘管結局看著悲涼,男主角Denys墜機而亡給女主角的生命留下一個永遠的缺口,但伊敏並不傷感,她覺得自己其實不是被qíng節觸動了。儘管一時說不清內心的那份感動,但這部電影卻牢牢被她銘記了。
散場後,他們和韓偉國、羅音兩人碰了個面對面,羅音先對趙啟智擠下眼睛,大有調侃之意。邵伊敏倒忍不住笑了,她一笑,羅音才覺出有點羞赧,解嘲地說:“今天這部電影不錯,我一向喜歡MerylStreep和RobertRedford。”
四個人一齊走出出禮堂去取自行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天空飄起了小小雪花,邵伊敏和趙啟智家在北方,見慣了冬天的大雪,向來對本地這麼點細碎雪花全不在意。不過羅音家在本省一個小城,韓偉國更是標準的浙江人,兩人頓時驚喜了。
大家興致都算不錯,gān脆推車慢慢步行。韓偉國和趙啟智同讀大四,趙啟智已經接受了本校保研,而韓偉國剛參加考研,自我感覺很是不壞。問到兩個女生,她倆一齊搖頭,羅音已經開始斷斷續續去報社實習,她在自認為作家夢碎以後,把記者做為了職業目標。而邵伊敏也無意深造了,她從來把數學當成職業技能而不是愛好。
“我覺得原著遠沒電影來得吸引呀。”羅音對趙啟智說。
“這部電影有原著的嗎?哪裡有賣的?”沒想到邵伊敏先接了腔。
“我以為你不愛看小說呢,校圖書館就有,丹麥作家伊薩克·迪內森寫的自傳小說,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邵伊敏點頭,打算回頭借來看看。
趙啟智說:“這麼說對原著可不公平,原著語言平實,傳遞得更多的是作家在非洲的生活感悟,愛qíng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導演不過是將原作里的意向畫面化了,當然SydneyPollack是個好導演,但如果沒有原作豐富的文學基礎,電影不可能傳遞這麼多的人文氣息。”
“原著很gān巴巴的好不好,看看電影裡的愛qíng多動人,Denys給Karen洗頭那一幕,實在是làng漫到讓人心折,後來周潤發的洗髮水廣告就是從這裡偷的師。還好Denys以這種方式掛了,不然他們的愛qíng一定會變質。”
“是呀,他們兩人對愛和占有的理解太不同了,哪怕最後接受了對方的看法,但想要改變還是太難。”
羅音和趙啟智驚奇地看向邵伊敏。羅音簡直對她刮目相看了:“沒錯,你講出了我想表達的意思。我白混了呀啟智兄,理科生對電影的理解都比我敏銳。我果然最多只能吃記者飯了。”
韓偉國笑了:“不許歧視我們理科生的智慧。”
雪有漸漸下大的趨勢,兩個男生騎上車,帶著羅音和伊敏往學校趕,直把他們送到宿舍樓下。
第十三章
邵伊敏第二天傍晚帶著簡單的行李,和趙啟智會合,冒著小雪去火車站。chūn運期間,從公汽開始就擠滿了人,到了火車站,更是人cháo洶湧。兩人都是北上回各自老家過年,趙啟智的車票比她晚將近一個小時發車,候車室只放當次車票的人進去,一片喧譁中,趙啟智問她家裡的電話號碼,邵伊敏好不為難,家裡的房子空了好久,電話早拆機了,只能把樓下傳呼公話寫給他。兩人道了再見,她獨自上了火車。
一個晚上後,伊敏返回自己的家鄉,沒人接她,她也習慣了。出火車站,坐上公jiāo回到爺爺奶奶留下的宿舍,開門一看,發現老舊的兩房一廳打掃得很整齊,暖氣也開通著,不象很久沒人居住的樣子,不禁鬆了口氣。桌上有張字條是她爸爸留的,大意是趁休息來整理過了,讓她回來以後給他打電話,晚上上他那吃飯。
她脫了羽絨服,拎著行李走進自己的小房間放好,然後去洗澡,換好衣服後看看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了,她當然不會這麼貿然往父母家跑。可是家裡固然整潔,但也跟水衝過一樣,沒有任何生活必需品。
拿了錢,她下樓準備去超市買點東西。老廠區宿舍在市區中心,生活十分便利,可同時也意味著熟人多得抬頭就是。這個上班的時間,迎面碰到的基本上是和她爺爺奶奶同齡的老先生老太太,他們才不管邵伊敏刻意的冷淡,只要一認出她,就一定會停下腳步問長問短,她畢竟從小到大就是個基本禮貌周全的孩子,沒膽子冷下臉不搭腔,只好一一地回答:“對,放假了,回來過年。”“爺爺奶奶過兩天也要回來。”“有地方吃飯,不麻煩您了。”“嗯,叔叔也會回來。”
一路應酬到廠區外的超市,她的臉不知是笑還是凍的有點木了,只能拿手揉一下,想到回去可能還要這麼演上一盤,她連吃飯的胃口都沒了。
本地是不算大的工業城市,此時風氣還算保守,象她這樣父母都有半公開的外遇,一直鬧到離婚再各自婚娶生子的,比報紙上的不相gān明星緋聞更讓人津津樂道記憶深刻,加上住的宿舍區,差不多每個人對她家的故事都耳熟能詳。伊敏覺得爺爺奶奶恐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寧可去加拿大定居的,她能想像那些老人此時在她身後必然接著在議論:“可憐的姑娘。”“一個人,爹媽都不管。”“跟孤兒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