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侯爺心頭一緊:怎麼說?
崔季冬一字一句的說道:宰相大人們受先帝遺命輔佐。時間久了,仗著自己是兩朝**把持著權力不放。皇上登基快三年了,心裡早就不耐煩了。顧命老臣們他不得不敬著,想要權力,老臣們就會說說皇上年輕,抬出先帝遺命由他們輔佐政事。皇上只能另想辦法,從後宮著手,抬武昭儀,打壓皇后。像今天朝議一樣,皇后禁足一事讓宰相們主動跳出來。韋相柳相王相,哪一個不與咱們崔家有親?皇后倒了,武氏接掌後宮,咱們還有好日子過嗎?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保著皇后,只能退讓。皇上就頒了讓四品以上官員殿議三省六部之事的旨意。宰相們若要爭,皇上就不會解除娘娘的禁足令。
崔侯爺沉默片刻道:有理。皇后娘娘是一定要保的。皇上把權收了,咱們的日子更難過。唯今之計,只能對付武昭儀,讓皇上不能拿後宮做文章。
崔季冬道:皇上現在開始提拔重用自己的官員。像尉遲寶林,像杜燕綏……父親將杜姑娘請進府是一著好棋,杜家投鼠忌器,關鍵時候會有用得著杜燕綏的地方。大哥看得准,杜燕綏眼下的位置對咱們來說極為重要。
崔侯爺冷笑道:好,明日去接了杜燕婉進府。皇上令她修行誦經,咱們家必會給她一片清靜之地。
接過宮裡內侍的聖旨。杜家上下知道,這一次再無轉圜餘地。去崔家庵堂住一年,絕不會有好日子等著杜燕婉。
岑三娘小聲的問道:咱們家能先去瞧瞧環境麼?
杜老夫人被她逗樂了:你以為崔家還會讓咱們家把燕婉的閨房都搬過去呀?就算住的地方不差,平時吃飯就是問題。總不能一日三餐都在家裡做了送去。誦經修行,也沾不得葷腥。開國侯府不是那麼好進的。
杜燕婉倒是樂觀自在:崔家反正也不能餓死我。吃素就素吧,我每天為娘抄經念經,盼她身子能好起來。就是我怕哪天娘走了,我連她最後一面都見不著……
大夫說張氏最晚拖不過年去。杜燕婉心裡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去了崔家,母親突然就走了。想到這裡又難過起來。
燕婉,我會好好照顧母親的。岑三娘也只能這樣安慰她。
明天崔家就來人了。杜老夫人心裡難過,無奈的說道:別想那麼多了。誦經一年,也沒說不能回府。等緩些日子,再去求皇上准你偶爾回府。孝道大過天,皇上也不會不允。燕婉,你回去收拾吧,你娘那裡先瞞著,回頭再慢慢給她講。
杜燕婉應了聲正要走,就見杜燕綏挑了門帘進屋,不由高興的叫了他一聲:哥,你回來啦。
看著燕婉臉上的笑容,杜燕綏有些欣慰:先去收拾東西,別擔心,哥哥自有安排。
聽他這樣說,杜燕婉揚起明媚的笑容:我知道了。
進了裡間,給老夫人請了安,杜燕綏就直接說道:祖母不用擔心。都準備妥當了。燕婉吃不了虧。
岑三娘有些好奇:準備些什麼了?
杜燕綏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