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之做著幽州大都督,照顧個充軍的犯官不成問題。拿到小韋氏寫的信,岑二老爺和二夫人感激得不得了。岑二夫人帶了許多禮物登門道謝,直哭個不停,道二老爺對不住杜家,難得岑三娘還念著親戚的份上幫忙。
岑侍郎獲罪,侍郎府被官府收回。長安城的貴婦圈裡再沒有人肯和岑二夫人交往。岑二夫人黯然的帶著二郎岑知柏和鄒氏,以及孫女回了隆州。
岑家二老爺奪職充軍。岑家三老爺卻因江南平叛的軍功耀升了房州都督。特意囑人送禮到長安。除了給岑四娘的禮,還單送了一車土儀到國公府。
岑老夫人也打發人送了禮到國公府來,信中語氣頗有討好之意。
岑三娘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在岑家已不再是那個任由揉搓的孤女,嗟嘆不己。
揚房兩州刺史終於悽苦的被押到了京城,全家都被判了秋後斬首。
揚州刺史在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堂會審中當庭供認出兵部尚書來。高宗賜了兵部尚書一杯毒酒。主管六部的王相被貶到了吏部當尚書,吏部尚書降成了侍郎。朝廷大換血,皇帝沒有再立主管六部的門下省主官,叫六部合議。朝堂上孤零零的剩下了韋相一人。
世家大族們恐慌起來,諫書雪片似的堆滿了龍案。為官的世家大族占了多數。皇帝自己都出身隴西李氏,一掃把掃乾淨沒準把自個兒也掃下台去。
一番角力之後,皇帝在朝堂上的聲音又子。皇帝就給世家子們分別找到了新的差事。崔家二郎進了御史台。
岑美人的死就在君臣角力中結了案。皇后依然是六宮之主,武昭儀依然是最受寵的嬪妃。
朝堂上又呈現出君臣和睦的氣象。
唯一不高興的是武昭儀。朝堂和睦,高宗就不會生廢后的心思。皇后有了喘息之機,又開始領著劉婕妤等嬪妃和武昭儀過起招來。
武昭儀忍著等機會,後宮出現了風雨欲來之前的暫時平靜。
杜燕綏藉口守孝不上朝,每天除了去和侍衛們習武,在家老實的陪著杜老夫人和岑三娘。
又一年陽春三月,樂遊原草長鶯飛。長安城家家戶戶的喜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二房送來喜貼,三郎杜靜賢娶韋小婉過門。
岑三娘一想起韋小婉小白花似的粘著杜燕綏,渾身的毛都豎了起來。拉著杜燕綏巡視著府里空院子。幾次經過芷汀院,她仔仔細細的看那道被鎖上的門,不放心的問杜燕綏:你覺得買磚來封上如何?
杜燕綏蹙眉道:……叫人家覺得咱們小氣。
岑三娘冷笑道:好,現在覺得咱們小氣。回頭這門被人家打開,就更不方便封上,我看你怎麼辦?
不至於。杜燕綏沒放在心上。
也許在他看來,韋小婉嫁給了三堂兄,就不可能再起別的心思。
岑三娘賭氣,就想看是不是真如杜燕綏所說,嫁了人韋小婉就老實了。也丟了手不管。
這日杜燕綏照常和岑三娘去老夫人院裡用晚飯。還沒坐下,院門的婆子就來稟報:……二房的三少夫人來了,說是做了兩碟菜,孝敬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