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知柏和鄒氏和離是長輩們商議作主。六娘七娘在場也不方便。兩人行了禮,去了後頭的水榭。
孫媳們看了唱王爺側妃與國公府夫人交手的好戲,也心滿意足的辭了出去。
堂上就只剩下大夫人二夫人和四夫人。
岑老夫人就問二夫人:「鄒氏是你的兒媳。你怎麼看這件事?」
二夫人左顧而言其他:「還是等二郎回來問問他吧。」
岑老夫人就知道這件事沒辦法和二夫人說下去了。只能安心等著田媽媽把岑知柏喊回來。
岑知柏這回不敢耽擱,直接去了四房老宅,杜燕綏在前院書房見他。
杜燕綏看了眼岑知柏,心裡暗暗吃驚。
他記得幾個月前和岑知柏鄒家父子在家裡吃飯,岑知柏還是翩翩公子,說話有理有節,知曉進退,暗暗討好自己,想替岑侍郎說情。
如今萎靡不振,臉泡皮漲,說話拉拉扯扯的,精神不濟。
他為難的說道:「我家和鄒家是姻親。鄒員外寫了信來讓我們代為處理鄒氏的事。我瞧在妹子面上,也不好不管。二堂兄且聽我一言,你既然有了心頭好。何不大度點,寫了放妻書,與鄒氏和離?」
「和離?她要和我和離?」岑知柏眨了眨眼,有點怔忡。心想,原來祖母說的事是真的,鄒氏要和自己和離。
杜燕綏就坐下和他推心置腹:「聽三娘說,鄒氏對你倒並非沒了半分真情。一來她習慣了長安繁華,不喜歡隆州。二來,聽說你屋裡頭很有幾個漂亮丫頭,有個還懷了身孕。她又無子,女子妒心一起,想家去的心就更切了。」
這幾句話說的中肯,岑知柏頓時覺得杜燕綏並沒有偏向鄒氏的意思。戒心就去了八成,哼了聲道:「我知道她不肯回隆州的。可家父只有我一個兒子,母親在堂,我哪能不顧孝道?俗話說嫁雞隨雞,鄒氏只圖自己痛快想回長安去,這是大不孝啊!說起丫頭麼,哪個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她這是犯了七出!」
「七出」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妬忌、惡疾。只要妻子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就可能被休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