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又道:「現在銷路打開了,杜夫人可以自己開店。織錦閣旁邊就有鋪面,原也是我家主子的產業,因織錦閣要不了那麼大的門店,所以做了別用。如果杜夫人願意,妾身就收回那家店面,把羽絨服單放在店裡,另取個店名。掌柜都是現成的,您只管遣個帳房來就行。租金照市價八折,您看如何?」
相當於百貨商場裡買個專櫃,自己經營。省時省力。
岑三娘覺得不錯,就同意了:「店名不用取別的,就取羽絨服三字,簡單方便。」
徐夫人撫掌大讚:「如此簡單明了,甚少。待回去,您只管安排帳房先生來坐堂就可以了。」
她點了茶,兩人慢慢飲了,又聊了些今年京里流行的冬衣款式,徐夫人便告辭了。
送走徐夫人後,岑三娘默算了下現在的產業,尚有幾萬兩現銀捏在手裡。覺得像方家軍服生意參一腳,做風投也未曾不可。等到哪天鄒家又有商船出海,再投一筆去試試。別的錢,風景好的地方買個別苑買幾塊田,反正現世太平,做地主最安穩。
她突然想到剛進國公府接帳時,匣子裡倒出來的幾十兩銀子,忍不住笑出聲來。她總算明白為什麼人人都想當官進爵了。福利太好。
岑三娘正想著,卻發現炕桌上放著一支簽。她呀了聲道:「阿秋,徐夫人求的簽擱這兒忘拿走了。她應該還沒走遠?你趕緊給她送去。」
阿秋拿了簽,去門口換了木屐,撐著傘追去了。
徐夫人辭了岑三娘出來,匆匆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包的跨院在道觀後面,位置較偏。看中的就是此處清靜。
她叮囑丫頭守在門口,進了轉身關了門。掀了帘子進了裡屋,曲膝行了禮道:「王爺,杜夫人打算雨停後離開。她是來做周年**的。」
「本王和她倒是緣。」滕王嗯了聲:「你與她說妥了?」
徐夫人道:「說妥了,回去就能把店開起來。」(還有一更)
☆、偷窺
偷窺
老君觀占地寬廣。..時有信徒上山寄住。
阿秋追出來時已不見了徐夫人的蹤影,只好找知客道人打聽。問清楚徐夫人的院子的方位,撐著傘尋了過去。
這地方實在幽靜,回廓兩端是一大排廂房,都緊閉著房門,盡頭低矮的白牆護著一方院落。
她拍了拍門喊了聲:「徐夫人可在?」
不多時,一個丫頭打扮的婢子前來開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