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里的意思說的明白。劉氏根本當她沒說:「國公府哪能叫個丫頭管家的?你好生歇著,不許管家。安心把兒子生下來就好。嬸娘明日就來府里幫著你。」
岑三娘又一次為劉氏的直接暗暗擦了把汗。見杜老夫人苦笑,她吩咐丫頭擺飯,明確的拒絕:「不敢勞煩嬸娘,國公爺連府衙都沒建,沒什麼事。」
劉氏皺眉道:「每天的採買,灑掃,廚房的食單,都是事。三娘,你還年輕,別小瞧了這些,堆在一處能讓你腦門疼。」
韋小婉一心討好,便扯了扯劉氏的衣裳道:「母親。眼下國公府沒什麼事,如果忙起來,您再來幫三伯娘和三娘的忙好了。」
咦,韋小婉今天懂事了?岑三娘心裡詫異。
這時阿秋催著丫頭擺了飯。眾人就起身去了。
劉氏吃了一大盆肉臊涼皮,高高興興的抹了嘴去了。臨走時一個勁的說道:「記著啊,府里忙不過來,嬸娘隨時來幫忙。」
岑三娘笑吟吟的應了。
韋小婉又讓丫頭捧了一疊小孩子的衣衫送來:「我親手做的。您不嫌棄便收下吧。」
用的是上好的細綿布,針線活也精緻。岑三娘讚不絕口的道了謝。
等兩人走後,她就納悶的問杜老夫人:「我瞧著大嬸娘是真心想來幫忙似的。三堂嫂也轉了性子一般。頗叫人看不懂。」
杜老夫人嘆了口氣道:「她們是存心交好來著。三郎不是也在軍中麼?府里也的確少個管家的,這樣夏初就能專心侍候你。只不過,你大嬸娘太熱情,我怕請神容易送神難哪。」
岑三娘輕輕摸著肚子,想起了一個人來:「祖母。燕婉好像也快生了。她時不時打發人送東西來。也不方便回府。我想請鄒家姐姐和寶兒過府來住些日子。你看如何?」
杜燕綏走了,杜燕婉放心不下年邁的祖母和懷了身孕的嫂子。她也快生了,也不方便過府來照應。
鄒氏和離在家,帶著寶兒。一時半會兒也沒尋到好人家。閒居在娘家,也沒什麼事情做。岑三娘挺喜歡鄒氏的性情,想著寶兒活潑,也能給杜老夫人添幾分樂趣。
提起鄒氏,杜老夫人想起曾經鄒氏來給鄒雄傑提親:「是個嘴伶俐,會察言觀色的。只是打扮太俗氣了。」
岑三娘揀著隆州的事給她說了。
杜老夫人來了興趣:「這麼說,倒是個有志氣的。請她來瞧瞧來說。」
岑三娘打發人去鄒家送了信。
杜燕婉一聽,親自去請了鄒氏來:「您與三娘投契,您看能否幫這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