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翻開第一頁……
然後,她心裡一窒,華麗麗地怔忡在了當場。
翻開內頁,入目就是一行手寫字: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福禍避趨之——
這句話出自清代著名愛國人士林則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挺簡單,解釋下來就是:只要這事兒有利於國家,即便是死也得拿命豁出去辦,更不會避禍而求福。
一直盯著這行字,她的鼻子酸得不像話,完全無法控制自己qíng緒了,那淚水就那麼撲漱漱的掉落了下來。
一顆,二顆……
一顆一顆全都掉在書頁兒上。
別誤會,讓她忍不住哭泣的絕對不是林大人的愛國qíngcao,而是在於寫這句話的人,那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字體徹底地重擊到了她的心臟。
那行字,別人不認識,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正是出自他的爸爸,去世九年的特種兵上校——連安邦!
還記得她爸爸去世後,部隊除了送來一個覆著軍旗的骨灰盒,什麼遺物都沒有了,包括他用過的東西。
那時候連翹還小,自然也不會去討要。
可是這麼多年了,沒有人比她更想知道爸爸在部隊究竟經歷了一些什麼,有沒有什麼東西留下來。此時此刻,再看到爸爸的親筆手書,再看到爸爸的愛國qíng懷,淚水很快便模糊了眼眶。
緊緊將書捧到胸口,她在心裡輕聲問:
——爸爸,你在天堂還好麼?
——爸爸,這句詩是林大人寫給家人的,那麼,這句話也是你想對女兒說的麼?
——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福禍避趨之!
可是如今,她想賣命也沒有人肯要她賣命了啊!
一念至此,她猛地匍匐到沙發上,默默地流淚,哭了一陣兒,想了一陣兒,她又坐起身來,覺得有些東西想不明白了。
這本書是爸爸的麼?
那為什麼又會被火哥收藏?
可不可以推論出,火哥之前就認識爸爸?
那麼火哥知道她是連安邦的女兒麼?這層關係,與火哥突然跟她閃婚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繫?
思索,躊躇,不解,鬱結……
在這種qíng緒中,她等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
其間有人來送飯,作為一個被軟禁的人,她沒有拒絕飯菜,不是說她有多麼堅qiáng的意志和qíngcao,而是純粹的肚子餓不得,一餓肚子,腦子就不太好使。
吃完飯,繼續等,繼續等……
一個小時,又是一個小時,直到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火哥還沒有回來。
看著牆上的掛鍾,她覺得這時間過得真特麼慢啊!
直到還差十五分鐘下午五點的時候,慡妞兒卻突然來了——
老實說,這時候看到慡妞兒,她心裡那感覺,活像見了大白天見了觀音菩薩一般激動。
“妞兒,你探監來了?”
嘴巴一砸,舒慡笑了:“有這麼漂亮寬敞的監獄麼?喲,喲,我家小連子這是怎麼啦?哭過了?”
看到她明顯紅腫的眼睛,慡妞兒心裡挺難受的。
實事上,她認識連翹這麼久了,還從來沒見這妞兒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