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要接著逛街,周璡把書寄放在前台,自己接著往商業街里走,把想逛的店鋪都雄赳赳氣昂昂地看了一遍。
她以前也是來過的,但大多時候只是走馬觀花,老闆一問想買什麼,她就情不自禁地開始心虛,快速走過一排排衣服,不敢拉出來一件件細看,更不用說拿著有些吸引她的款式去試。
但現在不一樣了,她每踏進一家店,都帶著一股「今天必要買幾件衣服走」的底氣,耐心地一件件拉出來看,有心動的也能理直氣壯地跟店員說要試穿,試完不滿意便落落大方地說出缺點,也不怕別人以為是藉口。
反覆的挑選與嘗試中,周璡開始找到合心意的衣服。
一次花一百塊好像算不上多,人的感官也隨著這個念頭漸漸麻木,錢慢慢變得不是錢,只是別人口頭的一個數字,鈔票在這種氛圍中一張張消失。
直到身上剩餘的一沓鈔票明顯輕薄了一半,周璡才拎著七八件衣服勉強清醒一瞬——是不是有點買多了?
但每一件衣服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哪一件都不能少,它們甚至還缺一雙相配的鞋。
周璡的腳像著魔一樣,一路往鞋店集中的方向走去,步伐越來越輕快,好像穿上童話里那雙讓人永不停息的紅舞鞋。
突然間,魔法解除,她停了下來,在一家金店門口。玻璃櫥窗里擺著許多首飾,金光燦燦,但她沒打算肖想。她是被角落裡的一抹銀色吸引而來。
那是一隻銀鐲子,看粗細略有分量,上面裹著蓮花紋,還刻了「歲歲平安」四個字。
金店的店員看到了她靜靜立在櫥窗前。但她這種臉蛋還很稚嫩的小女孩看著就不像店裡的消費群體,所以也沒人出來招呼,讓她得以在內心獨自掙扎一會兒。
周璡可以找出一百個不買這只鐲子的理由,但還是抑制不住地心動。她太想要這只銀鐲子了。
周璡走進店裡,店員看了她一眼,哪怕知道她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是溫柔上前:「想要看什麼?」
周璡直直走到那隻銀鐲子前,眼巴巴地看著三百七十五的標價,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我可以試戴一下這只手鐲嗎?」
那種不自信又回來了。
店員不動聲色地打量她,似乎在評估她想要這個鐲子的欲望有多強烈,即使自己負擔不起,又是否有可能把家長帶來購買。
這種觀察並不明顯,也算盡力避免讓人難堪,只可惜她太敏感,辜負了這份美意。
周璡想,她能怎麼辦呢,把錢包里剩下的錢拿出來,顯示自己確實有購買能力嗎?這好像只會讓場面更尷尬。
於是她一聲不吭,等待審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