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出生,父親雖然是山溝溝的老農民,卻並沒有什麼重男輕女的思維。
初為人父,他歡天喜地從鎮上抱回一大包散裝廉價糖果,滿村子發放。
孩童們圍著父親一而再再而三領取,他也不生氣。喜滋滋樂呵呵,一遍遍給小孩裝糖,假裝不知道小孩們在重複排隊領取。
姐姐年齡稍微大點,趕上改革開放,人口開始流通,父親發奮努力,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一切都在慢慢變好,父親因為會點水泥手藝,成了包工頭下面的小組長。
日子越來越好,弟弟出生時,他們家,在鎮上買了房子。
命運無常,父親在工地出了意外,人沒送到醫院就咽了氣。
包頭工並未喪良心,那個年代該給的賠償,都老老實實給了。
姐姐才十來歲,弟弟更年幼,簽字拿錢的只能是母親。
母子三人去了工地所在城市。
小的小,傻的傻,他們也沒有財不露白的認知。
那個年代,治安又糟糕。
不出意外,遭遇搶劫,不肯放手的母親當場死亡,弟弟的腿,被劫匪的摩托碾壓,粉碎性骨折。
警察盡力追兇,也的確抓到了劫匪。
錢被揮霍得所剩無幾,辦案警察們還自己湊了些,交給姐姐。
想送兩姐弟去福利院,可一則戶口不在當地,二則弟弟治療花費巨大,福利院無法承擔。
回老家,賣鎮上的房子,給弟弟治療。沒能好起來,但好歹活了下來。
他們只能回到鄉下,好歹有地呢,不怕沒吃的。年僅十三歲的小姑娘,開始有一口沒一口的養弟弟。
村裡的人不壞,今天一把青菜,明天一袋米,地里的活,能搭把手,都願意搭手。
政府機構逢年過節,也會給他們送點糧油米麵,她和弟弟艱難長了幾歲。
不是村里人不想幫更多,九十年代,鄉下都窮。
弟弟不能走路不能上學,卻天性樂觀。
爸爸在世時,買的那台14寸黑白電視機,成了弟弟唯一的樂趣。
看多了電視劇,劇里飛來飛去的大俠,成了他樂此不疲的幻想對象。
姐姐十八歲,弟弟身體惡化。
姐姐揣上身份證,帶著弟弟走出鄉村。在影視城做群演,一邊養弟弟,一邊攢做手術的錢。
日子如流水,姐姐偶爾,也會看著影視城神采飛揚的姑娘們發呆,對著洋外餐誘人的香氣吸溜口水。
不是不羨慕的,可回家看到愛笑的弟弟,姐姐也笑,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姐弟倆相依為命。
有次姐姐獲得了一個不錯的配角機會,她臉長得出色,身上有股堅韌的純真,眼眸格外戳人。
導演看著她亮如星河的眼睛,忍不住給她一再加戲份。
弟弟情況開始不好。
當年手術做得不徹底,引發敗血症——手術迫在眉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