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與受人鄙視。
這就是我寫作《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時的大體心路歷程。
關於《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的對談
劉蘇里 李亞平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出版後引起社會的廣泛好評,作者和
劉蘇里先生就本書進行了一次對話,涉及到創作動機、史事評價等多方面的話題,現整理
刊載如下:
一、關於本書的創作
劉蘇里(以下簡稱“劉”):《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應該算是
《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的續篇或者姊妹篇,上市後賣得那麼好,
是我沒想到的。一般說來,兩本書出版間隔那麼短的時間,第二本很難賣好。讀者那麼捧
場,你能否向他(她)們透露點兒內情?
李亞平(以下簡稱“李”):我真不知道有什麼內情。一位網友說,“大明
王朝紀事”上市時,比“大宋實錄”低調了許多。據我所知,出版社也沒有做過特別的推
廣與宣傳。一定要說有什麼內情的話,我想秘密應該在讀者朋友們那裡。
比如:“大宋實錄”出版後,我大約收到了近千封讀者來信。在這些來信
中,有兩個傾向特別值得注意:
一個是許多朋友使用了“感謝”這個詞,大意說是感謝作者寫了一本讓
他們喜歡讀的歷史書。這令我有些詫異且難為情。本來,讀者喜歡我的書,是我的光榮,
應該是我感謝讀者朋友的錯愛才對;他們是真金白銀地花了錢來購買書的。由此可知,中
國的讀者很厚道,買了一本不是假冒偽劣的東西便心存感激,寫書與出書的人實在是應該
戒慎戒懼才好;
另一個則與上面的情形有些關聯。許多讀者都在來信中談到了對我們歷
史教科書的——怎麼說呢?如果不是厭惡的話,至少可以說是反感的情緒。作為一個也算
是讀書人的我,也的確很難喜歡上那些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大體上是在圖解概
念的歷史書籍。在潘家園舊書攤上,你會發現被一兩塊錢人民幣甩賣的圖書里,這種書占
的比例特別大。我相信,沒人願意閱讀那種教師爺式的書籍。我願意努力貼近讀者喜歡的
真實鮮活的歷史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