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過多年戰爭已經征服了伊斯蘭世界的不少國家,並企圖出兵征服東方。他之所以敢於殺死成吉思汗的正使,也說明他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的狂妄氣焰。為了對付摩訶末,伊斯蘭教主哈里發曾經派出使者,希望東方的救世主“約翰長老”出兵相救。而他們所謂的“約翰長老”正是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不少歷史著作反映了這一事實。
這也為成吉思汗西征事出有因增添了砝碼。試想,當時花剌子模國如果一直和蒙古保持友好往來關係,而不是殺了蒙古特派的大商隊,成吉思汗未必會向西大規模征戰,花剌子模國也不會惹上這殺身之禍。這也說明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也不是什麼無辜的受害者。
從雙方實力對比上看,雖然說花剌子模國已成為比較強大的國家,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花剌子模國給人一種外強中乾的感覺。它的內部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其國土的大部分,是新征服的地區,統治尚不鞏固;軍隊成員主要由土庫曼人組成,而康里人是善人(上等人),又是國王的外戚,享有崇高地位,因此引起了土庫曼人和康里人之間的矛盾。
1217年摩訶末向報達(巴格達)的哈里發發動戰爭,軍隊到達阿撒答巴忒山後,恰遇大風雪,兵馬凍死多半。摩訶末的母親圖兒干合敦是康里人,乘摩訶末遠征之機,依仗康里將領,別居烏龍格赤(今土庫曼尼亞烏爾根奇)另立朝廷,干預國政,造成母子不和。所以,花剌子模國雖擁兵40萬,但其戰鬥力相對比較鬆散。這也註定了它將成為成吉思汗的“盤中餐”。
第二章憤怒射落花剌子模
經過幾次的交涉成吉思汗認識到只有武力才能解決與花剌子模國的恩怨,才能以雪前恥,消除心中怒火。公元1219年夏,蒙軍在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上游集中。成吉思汗待馬群肥壯之後,於秋天親率十幾萬蒙古軍和金國、西夏新歸附的契丹軍、漢軍、河西軍和畏兀兒、哈剌魯首領率領的軍隊以及大批能工巧匠,翻越阿爾泰山,開始西征,向花剌子模進發,抵達訛答剌。成吉思汗的軍隊的這種氣勢讓花剌子模吃驚,大軍如潮水一般從蒙古草原一瀉而下,更讓歐洲驚呼:上帝的黑鞭出現了。
成吉思汗命令他的最小的弟弟帖木格斡惕赤斤留守蒙古大營;命眾妃之一忽闌伴駕,給他在征戰中解悶;命在過去的征戰中已表現出傑出將才的幾位將領率領前隊人馬:哲別為先鋒,繼哲別之後是速別額台所率人馬,繼速別額台之後是脫忽察兒所率部隊。
面對蒙古軍隊的威脅,花剌子模帝國蘇丹漠罕默德將軍隊分散部署於位於北疆(錫爾河一線)和東部邊界(費爾干納附近)的主要城市。他之所以如此部署,是因為他不知道蒙古軍隊將從何處發起進攻。他把其餘的軍隊分別調去駐守河中地區各要塞(如不花剌和撒馬爾罕)和原花剌子模各要塞(例如基發附近的烏爾媽赤)。